一
“哦!好冷呀!”
“冷风吹得脸好疼啊!”
“鼻子都快冻僵了!”
“今晚也许会下雪吧?”
“明明都是春天了呀!”
轿夫们高声谈论着,口中不时冒出阵阵白气。
三盏灯笼摇摇摆摆、忽明忽暗。比睿山上的乌云,笼罩在整个京都上空,黑沉沉的夜色似乎在预示着半夜将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然而,在对面宽阔的马场周围,一片灯火通明。也许是因为天空中一颗星星也没有,所以地上的灯火显得尤为璀璨,恰如成片的萤火虫在寒风中熠熠生辉。
坐在第二顶轿子里的光悦回头喊道:“武藏先生!”
“那儿就是六条的柳町——最近,这里增加了不少住户,所以现在又称为三筋町。”
“哦!原来是那里!”
“从马场或空地,遥看那里的万家灯火,也不失为一种情趣。”
“真是不可思议。”
“以前,烟花巷多分布于二条,由于离皇城太近,每到半夜那些民歌、俚曲之音就会传到皇家的花园里。因此,所司代1 板仓伊贺守胜重2 大人便将它迁至此处——不到三年工夫,这里就变成了繁华街巷,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大面积呢!”
“如此说来,三年前还没有这条街?”
“是的。那时每到夜晚,到处都是黑漆漆一片,人们只能暗自哀叹战争留下的伤痕……可是现在,所有的流行元素都源于这条街,说得夸张些,这里甚至孕育出一种独有的化……”
光悦本要继续说下去,可突然侧耳听着远处的声音——“您也听到了吧……那是花街的弦乐之声。”
“哦!听到了。”
“那些乐曲都是用琉球的三味线3 演奏的,有的歌谣还是以三味线曲为基础创作而成的,还有些曲子经改编后形成了所谓的隆达调 。由此可知,所有流行乐曲都源自烟花之地。这些曲子在妓院广为传唱,之后又普及到市井。所以从化的角度来看,城市与烟花巷有着极深的渊源。虽然花街与普通市井生活相距甚远,但不能因此说那是一处污秽不堪的地方。”
1 所司代:负责京都警察、司法和政务的幕府官职名称。
2 板仓伊贺守胜重:生于天十四年(155),卒于宽永元年(162)。其父为板仓好重,胜重为次子,乳名甚平。幼年时出家于三河过安永寺,后奉家康之命还俗,继承家业。先后担任骏府町奉行、关东代官、江户町奉行、京都町奉行及京都所司代等职。
3 三味线:日本拨弦乐器。——译者注 隆达调:由日莲宗僧人隆达创作的短歌,盛行于江户初期。
此时,轿子突然转弯,武藏与光悦的对话不得不中断。
二条的花街叫作柳町,六条的花街也叫柳町。不知何时,“花街柳巷”俨然成了青楼妓院的代名词。街道两边的柳树上,点缀着数不清的彩灯,不断映入武藏的眼帘。
二
看得出,光悦和灰屋绍由对这里非常熟悉。他们一下轿,“林屋与次兵卫”店里的人,立刻迎了上来。
“船桥先生来了!”
“水落先生,您也来了!”
“船桥”是绍由游玩时用的假名,暗指自己住在堀河的浮桥边。而“水落”同样也是光悦出入此种场所的假名。
只有武藏,既没有固定住所,又没有假名。
说到名字,其实“林屋与次兵卫”也是这家妓院主人的假名,妓院屋檐下挂的软帘上写着“扇屋”两字。
一提到扇屋,人们就不禁联想到六条柳町中,艳冠群芳的艺妓吉野太夫1 ,而桔梗屋这个名字,则会让人想到室君太夫。
在六条,堪称一流的妓院只有这两家。现在,光悦、绍由、武藏三人所坐的地方就是扇屋。
1 吉野太夫:生于庆长十一年(1606),卒于宽永二十年(163)。本名松田德子,为九州肥后地区的武士之女。八岁进入六条柳町开始艺妓生活,十四岁时从侍女升为太夫。其人多才多艺,擅和歌、法、茶道、围棋、香道等。因其才貌过人,深得当时达官贵人的喜爱。
尽管武藏叮嘱自己不要东张西望,但眼见那气派的方格天花板、雅致的小桥栏杆、幽静的庭院以及雕刻精美的楣窗1 ,他还是被深深吸引了。
“咦?他们去哪儿了?”
武藏只顾看着隔扇门上画的杉树,不知不觉竟然跟丢了光悦和绍由,他站在走廊上,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在这里!”光悦朝他挥了挥手。
庭院里有一座远州风格的假山,上面撒着白沙,想必院子的设计者是以赤壁为蓝本来设计这座庭院的。院子左右有两间宽敞的房间,银色的隔扇门中透出点点灯火。整个设计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北苑派的画卷中。
“好冷呀!”
绍由缩着肩膀,走进其中一间大房间里,一屁股坐在了坐垫上。
光悦也坐了下来,指着正中的坐垫说道:“武藏先生,请坐!”
“啊!这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