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外城恢复,哀家也觉有些不妥,可也是没法子的事,这件事就这么办吧。”慈禧又笑着转头对载漪说道,“端郡王,京师外城的事,你同滕兴甫商议一下,如果他实在觉得有难处,哀家也不强逼他,如果他能有所考虑,哀家也不会亏待他,他有什么要求,都尽可提出来”
慈禧又对袁世凯说道,“袁爱卿,武卫右军是哀家最早同意编练的一支新军,这几年下来也已有大成,练新军这方面,你要比各省督抚们更有经验,编练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你可否再在河南编练扩充两镇新军?”
一听说慈禧还准他再编两镇,袁世凯不由心花怒放。
他清楚,他给滕毓藻下的绊子起作用了,这是慈禧已经准备要大力扶植他和他的武卫右军,忙点头应允。
不过,慈禧接下来的话又让袁世凯的心有些发凉。
慈禧郑重地说道,“河南民力贫弱,扩军不可再增加税赋以为军费补充,以免惹得民怨沸腾,那时可就不好收场了。”
袁世凯苦着脸,迟疑了一会才点头答应。
虽然看出袁世凯的心思,可慈禧并没有说出口,而是偏转头又对稍后一些的铁良说道。
“宝臣,这顺天府一镇新军编练,陈夔龙是没那个本事的,这件事就得你多费心了。”
要铁良帮助编练顺天府新军,铁良自然明白慈禧所想,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慈禧这才对依然苦着脸的袁世凯说道,“袁爱卿,作为主管一地的疆臣,不能只想着从土里刨食的百姓身上打主意,也不能只想着如何省吃俭用一味节俭,不仅要懂得节流,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开源。”
“这一点,你们就要多学学滕兴甫了,也应该在洋务上多想些办法,比如你也可以在河南开设洋务的厂子,还可以借着卢汉铁路从你的河南经过,你也和滕兴甫沾沾光。”
“甚至也可以借着和湖广联通的机会,在运输上多做些章。”
慈禧的话,让袁世凯不由脸上有了些许笑容,连连点头。
慈禧又对荣禄和载漪说道,“仲华、端郡王,有件事还得你们出面。”
慈禧感叹道,“经过这一次西狩,哀家也彻底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道理,民心可畏啊!”
“有些事情如果朝廷无人出面解释,一味看着那些报纸上解说,终究不是个事,朝廷应该也办一份报纸,你们看是否可行?”
慈禧的话,让荣禄和载漪都不由精神一振,报纸的重要性他们可都是领教了。
两人都忙点头,不由脱口称赞慈禧的想法。
“太后英明!”
载漪急着又说道,“太后,臣请命来做这件事。”
慈禧摇头说道,“端郡王,你还管着军机处和政务督办处的差事,如今又正直各地编练新军,哪有闲暇看顾这种小事情。”
“哀家想着,奕劻在议和这件事上,多少受了一些委屈,甚至连那顶铁帽子也没有了,哀家总不好寒了一帮老臣的心。”
“更何况他毕竟是高皇帝的后人,总要安慰一番,哀家看,他现在闲赋在家,就把这件事委给他吧。”
慈禧又对载漪说,“这件事,你也同滕兴甫打个招呼,哀家已经严厉申饬了奕劻,要滕兴甫也抬抬手,再不可互相攻讦。”
慈禧话音刚落,荣禄就首先说道,“太后英明,奕劻是高皇帝曾孙,的确不能对其过于苛责,多少给他一个差事,也会让一众勋贵旧臣心中免了怨言。”
虽然载漪心中万分不甘,可也明白了慈禧并不会因为滕毓藻的一家之言,就把奕劻束之高阁,依然还是要用奕劻的。
自己想要把这个重要差事争过来已经不可能,也只好无奈点头附议。
说话间,慈禧的銮驾已经进了永定门,看着虽然已经经过清理的外城内的一片残垣断壁,慈禧心中免不了一阵唏嘘感叹,就是依旧还想着劝说慈禧的荣禄也不由忍住。
不过,很快慈禧就眼前一亮,因为她突然看到远处的街道路口,站着几个手持黑白相间短木棍、身穿黑色制服的人。
慈禧心中不由一动,指着那些人问,“这些人可就是所谓担负治安巡查的巡警?”
荣禄和载漪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装束的差役,不敢回答,都把目光看向铁良。
铁良忙说道,“回太后,这些人就是担负治安的巡警。”
慈禧眯着眼看了一会,忽然对铁良说道,“这些巡警没有武器,只拿着这种木棍吗?”
铁良笑着说道,“太后,日后别处的巡警还是要佩戴武器的,尤其是偏远地方更要如此,他们不仅要处理寻常治安,还要剿灭盗匪,没有武器是不行的。”
“只是,这京城里的巡警,不好配置武器,所以只给他们配发了警棍。”
慈禧点点头又道,“宝臣,你做的不错!”
慈禧轻叹一声又说道,“只是咱们大清像你这样的干员还是太少了!”
“你现在担着的担子都很重,每一样都是关乎国运的大事。”
“陆军部筹备处的事情就不需说了,那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军官学校和顺天府编练新军的事情也一个都不能疏忽,可如今你还要担着这巡警职务,确实有些不妥。”
慈禧有些无奈地说,“宝臣,巡警这差事你就不要管了,专心做好你现在手中的这些事情吧。”
“袁爱卿,你和滕兴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喜欢招揽《北洋武备学堂》的人,以及那些留美幼童。”
“这件事就不麻烦滕兴甫了,就由你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