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谷眼中,保护天才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尽管带苏辰出来是想给荀子展示实力,可保障他的人身安全一直是头等大事。听到鬼谷的说明,苏辰停止看,看着他,眼中掠过满意神色。
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着:“老头儿鬼谷还算有点分寸,没有真的伤害仲永。”
他庆幸道,“否则,我的一举一动必定会受到儒家那些人的密切关注。”
苏辰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潜在风险,在离开鬼谷后,他们第一站选择了去墨家机关城。鬼谷早已公开了自己的 身份,虽然还未显露特殊能力,但仅凭这一身份已足够引起墨家成员的兴趣。第二站儒家之行,他不得不跟随鬼谷展现出一部分天赋。但愿鬼谷别失言,揭示更多被视为“与生俱来”
的天赋。
想想也是,若此事传扬开来,对墨家或儒家而言都不是好消息,未来他会面临诸多挑战。幸运的是,鬼谷子掌握得很好,没有把事情搞大。
苏辰暗自明白:“毕竟,鬼谷子是前一代纵横天下的赢家,这点简单的道理,他怎能不理解?”
他默默点头,赞同道:鬼谷的所作所为仅仅是恰当地运用了惊人的天赋,为的是获取更大利益,这只是他纵横策略的展现。
只需寥寥数语就能令天下震惊,纵横的精髓在于趋利避害。可以说,鬼谷子虽看似炫耀,但实际上还有更深盘算。
荀子听了后,即使知道事实经过,依旧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紧接着,荀子眼神炙热地望向苏辰,那种凝视方式甚至让苏辰感到毛骨悚然。
连鬼谷子都未曾料到,荀子此刻内心的欲望几近压抑到了无法言喻。仅凭一个不到两岁的孩童就能认识全部字,并且一点就通,这种天赋让荀子如何保持冷静?这对荀子来说已超出预期太多。
并且,在亲眼见证过苏辰的才智之后,荀子十分肯定鬼谷与苏辰的话并非虚言。
这时,荀子不禁握紧拳头,暗想:“这孩子的天赋如此骇人,简直就是天赐圣之资啊!若能让他在我的儒家培养,未来的成就定会令人惊叹。”
“他将来定能如孔、孟一般成为学圣贤!”
回忆至此,荀子内心深感懊悔没能让苏辰加入,而现在他渴望苏辰加入的心情更是强烈了许多。
于是,在欲望难以抑制的情况下,荀子直截了当地看向鬼谷子,提出:“老鬼谷,何不这样?把这个孩子交给我,任何条件我都可以接受。”
荀子为让苏辰留在儒家,言辞极其坚决,不惜付出一切。
然而,听见这话,鬼谷子内心却有了一丝满足感。他在荀子焦急渴望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优越,但也坚持摇头道:“住手!这孩子已经入我鬼谷门下,无论生或死,都是鬼谷的人。”
提到“死”
,他不由看了看苏辰,内心笑道:“但这孩子怕是还没那么容易死亡。”
因为修炼了苏辰传授的《八荒吞元混沌妙法》,他越发确信苏辰将来的路不可限量。
至于儒家想收纳苏辰,鬼谷子认为毫无可能,因为他坚信苏辰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华,并不愿放手。然而,在苏辰眼前,荀子又怎愿就此放弃机会?
于是,荀子认真地看着苏辰,认真地说:“年轻人,跟随老鬼谷,简直是糟蹋你的天赋。”
"武功再高深,又有何用呢?”
"哪怕力量再强大,最终仍是免不了生命的终结,如同划过天际的流星。"
"但在我们儒家那就不同了!"
"凭借你的天资,未来的你必将成一代圣显赫后世。"
"这样的荣耀和赞誉,远超世间所有武术成就,那才是你修炼的无法企及之处。"
荀卿的态度显而易见:即使是武学巅峰又怎样?对他而言,人的一生短促,这些虚名只是增添了一些尘土而已。
不论是武夫豪杰,一旦去世,他们的声名也将渐渐被人淡忘。
成为圣,则截然相反,如孔夫子、孟子般,他们着作和理念虽已长存,名字仍为人铭记不朽。
这就显示出学习理和武功的本质差异!
旁边鬼谷子轻蔑地微笑一声,他明白荀卿认定苏辰只有学天分。却忽略了苏辰的武学才华有多惊人——甚至掌握了像八荒吞然混元秘术这类的仙修奥义。
不过,考虑到鬼谷子带苏辰出门就引人注目,他并未点明苏辰的这个秘密,毕竟过分透露会更显张扬。
鬼谷子虽并未明言苏辰在武学方面的天赋,但他心中不服地道:“这只是偏见。”
“纵横术不仅是练武之道,还是咱们纵横派独一无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