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福妹竟是真千金

第119章 丫鬟双云

李春花跟白晓凤对视一眼,坐了下来。

她们这会儿才细细打量起那穿得有些破旧的少女来。

少女局促的站在那儿,低着头,手指把玩着衣角。

李春花警告道:“老三,你赶紧说,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喻三豹挠了挠头:“其实也没啥。双云是好人家的闺女,先前家里头遭了难,她就被卖到了咱们县里的朱家当丫鬟。结果朱家吧,前不久不是犯事了吗?全家都被抓进了牢里……朱家的丫鬟小厮都被送到了人市上,能卖掉的就卖掉,卖不掉的,像是女的,回头就得都送到那种腌臜地方去。”

李春花跟白晓凤虽说脾气各有各的缺陷,但却都是心善的人,一听这话,多少猜到了两分,对这叫双云的丫鬟,也起了怜悯同情心。

看看这衣裳破烂的,还有身上的疮,想来在牢里没少吃苦。

喻三豹长叹一声:“……双云这丫头,原先家里是跟谢二哥有些远亲在身上的。”

他怕李春花跟白晓凤不知道谢二捕头是谁,便解释道:“谢二哥,就是谢二捕头,帮了咱们铺子不少忙。先前柔儿她家那事,谢二哥也给了好些便利,我欠他不少人情。”

李春花跟白晓凤恍然大悟。

“谢二哥家里情况不太适合收养这丫头,他便找我,让我把这丫头买下来,给家里添个丫鬟。”喻三豹道,“……我想着,咱们家里眼下情况是越来越好了,铺子也能挣些银钱,娘跟两位嫂嫂平日操持家务也累,买个丫鬟回去,娘跟两位嫂嫂都能轻省些。”

一听这话,李春花跟白晓凤都有些愣忡。

愣忡过后,却是难掩的激动。

丫鬟?!

她们竟然也要有丫鬟伺候了?!

李春花跟白晓凤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

的激动。

李春花嗓子方才喝问得太过大声,有些微哑:“……不是,三弟,这丫鬟……是叫双云来着?贵不贵啊?”

喻三豹笑道:“不贵,几两银子罢了。主要是往后有双云在,娘跟两位嫂嫂在家中都能缓口气。两位嫂嫂更是,以后想什么时候来探望几个哥儿,便什么时候过来就是。”

这一条可是实实在在触到了李春花跟白晓凤的痒处!

李春花跟白晓凤满脸是笑,对此再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

双云在牢里被折磨了些时候,算是喻三豹把她救出来的,难免会有些依赖。

这会儿知道了李春花跟白晓凤也是她的主子后,她先是下意识的看了看喻三豹,喻三豹对她一点头,双云这才有些局促的上前,上来就给李春花白晓凤跪下了:“双云给两位太太磕头。”

这话听得李春花白晓凤都有些飘飘然。

她们是说什么都没想到,自己也有被称作太太的一日!

“咳,行了,你,你站起来吧。”白晓凤想摆摆款儿,但显然有些生疏,好在双云也很听话,依言站了起来。

“谢太太。”

白晓凤显然兴奋极了!

喻三豹又支使双云去倒些水来。

双云听话的去了。

李春花也激动得不行,趁双云去倒水的功夫,跟白晓凤悄悄咬耳朵:“你还记得上次咱们三姨回来时,带的那个丫鬟,叫巧莲的吗?”

白晓凤自然还是记得的,李春花激动道:“咱家这个双云,可比那巧莲听话多了!”

白晓凤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她们当时还在想,若是日后买丫鬟,一定不要巧莲那种。

她们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日后,来得这般快!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犁破大洋
犁破大洋
平凡大学生田纵,穿越到秦末首领田横家做了一位家仆,探海底幽洞、杀巨蟒、造奇船、研制火药。现代知识、狂傲的性格再加上众位身怀绝技的将军倾囊相授,使他逐渐成为所向无敌的英俊统帅,一个个奇遇在各个大洋中不断涌现,让他得到能提升功力的龙丹、削铁如泥的宝剑,更让他俘获了千金小姐、乖巧丫环、卖唱女子、异域女郎、甚至是敌军美女的芳心。。。
弓曳长
混在唐朝大理寺
混在唐朝大理寺
那年 温庭筠还很喜欢在考场上帮人作弊 李商隐还在写一些隐晦迷离的无题 杜牧还未开始苦吟商女不知亡国恨 那年,苏无名刚进大理寺,而他只有一个目标,那便是成为大理寺卿! 这是一个中晚唐时期,一个神探破案的故事。
公子令伊
关羽
关羽
中国五千年,被尊为圣人立庙祭祀的武将仅一人,他,便是关羽! 从古至今,被广为推崇的忠义楷模也仅一人,他,仍是关羽! 故前人有诗叹曰: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超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然讫今为止,写关羽的宏篇巨制尚无开山之作! 一代伟人,岂能止于庙宇祭祀、口耳相传而缺位文学圣殿耶? 本书以四十章、数十万字,叙写关羽神勇传奇、忠义冠世之一生,既非《三
新手上路了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我来护
(无系统,有空间,纯架空)社畜谢长生穿越到一个历史上都不存在的古代架空世界里,起初有那么一瞬间他是满意的,因为自己的身份是护国公府的二公子,吃喝玩乐不用愁,日子就能爽歪歪。可坏消息是,他家马上就要全员流放,下手之人还是皇帝?!穿越后的第一个黎明,谢长生许诺:“诸位英烈,你们安息吧!我谢长生只要还活着,就会护谢家满门...
卿月佳人
我道旧事重提,她言时过境迁
我道旧事重提,她言时过境迁
“喂!吴国赫,你干脆把你的日记出本书吧?”即使过了很久,我依然记得那个周六的对话,我手里抱着《朝花夕拾》和我的日记,而她则漫步于我身前“啊...《旧事重提》吗?”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的书,她翻了个白眼“我还《朝花夕拾》呢!《旧事重提》”她似是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后抬头看向我“《时过境迁》怎么样?”她眼中亮着光“太文雅了点吧,青姐”“那还不是我才华横溢?”“emm,那我争取文笔配得上您赐的名头?”“行”这边
不只两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