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道:“奇怪,禁城竟然没有守卫,难道皇帝不怕刺客?大臣们都不担心皇帝的安全?这可真天赐良机!”但不知怎的,他一摸宝剑,手指却是微微发抖,心中惴惴不安。他想不到禁宫之中竟似全无防范,轻轻易易地便进了想象中警卫森严的地方。
他轻功不能算天下第一,但也十分了得,片刻之间,他已在禁宫中快速奔了一圈,沿途虽也碰见十几个负责巡逻的侍卫和军官,却没人发现他,还被他偷听到了侍卫们的议论,说皇上今天在勤政殿西暖阁召见几位重臣商议国事。
“只怕又要彻夜不眠了”。李钲偷听到了这个消息,运起轻功提纵术,风驰电掣般地向勤政殿而去。
到了勤政殿附近,但见殿后一座楼阁中灯火通明,隐约有人在说话。
说话的声音抑扬顿挫,声音沉稳,中气充沛,像是一个练了多年内功的人一般。
楼阁下,影影焯焯有几个人影来回走动。李钲腾空飞起,轻轻落在楼阁顶上,狸猫一样毫无声息地钻进了楼阁之中,悄悄地踮着脚尖,向下移动。
楼里说话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原来西暖阁是上下四层的木制楼阁,皇帝下朝后接见大臣议事在西暖阁二楼,李钲从楼顶下来并未惊动任何人。
他轻轻摸到二楼到三楼之间楼门后,取出宝剑插进门缝轻轻一拨,拨开了一条门缝,偷眼一窥,皇帝果然在这房间里面。
李钲曾在水夫人的家中看见过父亲的遗容,听水夫人说,父亲和二叔十分相像,不同的是父亲的脸长。
而二叔是张圆脸,眼前这个坐在案后奋笔不停、两鬓霜白、面带威严的中年人,毫无疑问正是大唐王朝的九五之尊、名震西域列国的“天可汗”唐太宗了。
但见唐太宗案上堆满卷,一旁侍立两人,一个是老大监,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宫女。
唐太宗一边全神贯注地翻阅卷,久不抬头,仿佛看到了疑难之处,在心中琢磨什么一般。
李钲还未看到他的眼光,心中已禁微微发抖。他没想到接近杀父仇人,竟是如此易如反掌!
过了一阵,唐太宗看完了一卷案卷,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又让身边的宫女剥了个橘子给他吃,他一边吃橘子,一边问道:“房玄龄房大人,这件事你看如何处理?”
此时躲在门缝后的李钲手握宝剑,只要宝剑一发,唐太宗性命便在他的手中,但此际李钲心中忽然起了一个念头,他想看看唐太宗如何问政理政,他的手已握紧了宝剑的剑柄,拇指也顶在了机簧之上,却始终没有把宝剑拔出来的“勇气”。
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陛下任臣为谏议台,臣自当为国尽力,知无不言。长孙宰相推荐的孙思成能力不够,人品尚有瑕疵,以他的资历和能力,都还不够资历担任一府的父母官。”
唐太宗道:“将那孙思成的档案案卷交回给朕。”
立刻抓起笔来,亲写判义,边写边读道:“孙思成纵子为非,庇护家属,横行乡里,着及革职查办。任何人不得再议此事。”
放下了笔,缓缓对房玄龄道:“你做得很好,调查很细,但孙家父子在州县横行的事,你未能及时上报,有渎职之嫌。朕念你在朝中日理万机,颇劳心神,就只将你罚俸一月,官阶就不降了。”
房玄龄跪下磕头道:“臣领旨,谢恩。”
唐太宗叹口气道:“自古以来,唯上命是从的官员数不胜数,官场上处处讲究一团和气,殊不知这样对治理朝局非但没有任何帮助,反倒有‘逢君之恶’的嫌疑。房大人,这点你要向玄成学习呀!”
呷了口茶,又对身边的老太监道:“外面天黑,传旨让大内侍卫把房大人送回去吧,今天的议事到此为止。朕刚才的判词,立刻发交吏部堂官共同审议后报长孙宰相,让他知道朕的意思和他人无关。”
房玄龄躬身告退,随那老太监和持灯宫女出去了。
李钲再看唐太宗,但见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用力伸了一个懒腰,站在窗前自言自语地道:“可惜玄成离朕太早啊。朕今日才知玄成的直谏对于朕是何等有帮助,可惜朕上哪里再去找一个玄成(魏征,字玄成,唐初名相,以善谏著称)呢?”
过了一阵,只听门外又有人道:“启禀陛下,高国舅从四川回来了,请求觐见陛下。”
唐太宗刚刚坐下,又站了起来道:“请他进来。”原来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来了。
高士廉乃是凌烟阁二十四国公之一,他年轻时很有器量,对史典籍研究极深,以博学之名得到朝野名流公卿的赞赏。
唐太宗还在做秦王时,高士廉奉表归唐,被高祖李渊任为雍州治中。当时唐太宗正以亲王身份任雍州牧,因高士廉官声极好,因此唐太宗对他非常尊重。
贞观元年,高士廉任门下省侍中,封义兴郡公。后因私扣密奏获罪贬为安州都督,再调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当时,蜀地民俗轻薄,百姓害怕鬼怪而厌恶病人,信奉巫术和巫师,对病情危重的父母大多不能服侍到老。
高士廉到任后因势利导,明察暗访,收集巫师蛊惑民心的证据,并将当地巫师一一逮捕处斩,申明厉害,使得当地风俗得以改观。
并在秦时李冰疏浚的汶江之外又修一条新渠,让蜀地百姓大获其利。蜀地官民谈及高士廉,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李钲从门缝望出去,但见高士廉正要跪下磕头,唐太宗已经说道:“你一路辛苦,又是观音的舅舅,这不是在朝堂之上,朕许你免行大礼。”
叫太监拉了一张椅子请他坐下,问道:“你给朕好好说说,今年蜀地的年成好吗?”
高士廉道:“正所谓天心如日月,蒙圣上恩泽,今年的年成可比前年要好得多了。”
唐太宗又问道:“禾苗长势如何?”
高士廉道:“若是没有水旱虫灾,会是一个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