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要开一个处方,咱们第一步就是诊断。
那这个诊断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风生看向同学们。
“望闻问切。”同学们齐声回答。
“这个是诊断的方法。那望闻问切的目的是什么呢?”风生又问。
“收集患者的信息,症状。”
“判断患者是什么样的体质。”
同学们抢着回答风生的问题。
“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诊断的目的,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这是第一步,获得一个辨证论治的前提。
接着,就是用我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辩证。大家还记得我们辩证的一些常用方法吗?”风生又问。
“八纲辨证。”
“六经辨证。”
“五行辨证。”
“三焦辨证。”
“气血水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脏腑辨证。”
同学们又开始了抢答,所有人都非常的积极。
“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些辩证方法我们已经掌握的非常熟练了。
下面,我们就要讲中医最难的部分了,就是论治。”风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论治两个字。
“这论治呢,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理,法,方,药。那理和法,只需要去记忆就行了,这个没有什么难点,真正的难点就在从药到方的转化。下面,我就来讲这个药如何变成方的。”风生又在黑板上写下两行字。
第一行:单味药如何变成方剂?
第二行:穴位如何变成穴组?
“大家要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单味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也知道了单味药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但是呢,在临床上,很少有人照着本去生病的。这种情况有,但是非常的少见。
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几乎很少使用单方。
如果用单方的时候,那都是遇到了照生病的患者,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个单味药的力量都比较大,并且,用量也很大。
而且,这个患者没有其他症状,只有这个一种单一的症状。
这个时候,才会选择单方。
所以,我在这里再给到大家一个概念,那就是药对。”风生又在黑板上写下了药对两个字。
“那什么是药对呢?就是两味药同时出现,目的是增强功效或者减少毒性。
比方说,龙骨和牡蛎。
比方说,茯苓和白术。
比方说,麻黄和桂枝。
比方说,大黄和芒硝。
比方说,黄柏和知母。
比方说,藿香和佩兰。
比方说,附子和干姜。
那这个药对有多少呢?常用的大概有200对。”风生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些实例,并且写下了200这个数字。
“老师,那岂不是有四百味药了?”一个很白的女孩问道。
“不是的,这200个药对中,有许多都是重复的药。
比方说,鸡内金和白术。
比方说,附子和人参。
比方说,黄芩和白术。
比方说,附子和麻黄。
在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药对之后呢,就可以通过一个药对,或者是多个药对按照中医处方的基础结构构成方剂。这个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处方了。”风生在黑板上写下来中医处方的基础结构和方剂两个词组。
“老师,那岂不是天下的处方都一样了?”一个同学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