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丝般的春雨轻拂着屋檐,它们像是天界派来的使者,用细微的声音向人间低语,讲述着一个个尘世间的故事。五月的细雨,本应是大地的欢歌,是农人眼中的珍贵礼物,是孩子们手中的欢乐源泉。它预示着庄稼的丰收,是希望的信使,是快乐的乐章。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春雨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人们的欢欣和期待。
但是,在这座辉煌的宫殿之上,春雨似乎也感染了一丝忧郁。雨滴落在光彩夺目的琉璃瓦上,还未来得及展现它们的活泼,便迅速变成了一条条细流,悄无声息地顺着瓦片的缝隙流淌,最终汇聚成流,沿着古老的瓦片,静静地流入了由青石板铺成的排水沟。
这里,是人类明的璀璨明珠,是权力的中心,是尊贵与荣耀的化身。 这里,是大明帝国的心脏,是应天府(南京)的紫禁城。 这座宫殿,平日里是威严与庄重的化身,但今天,它却被一层哀伤的雾霭所笼罩。宫中随处可见的洁白之色,宛如一片片飘落的雪花,令人心生寒意。在这些壮丽的殿堂之间,弥漫着沉重而压抑的悲泣声。
大明太子标,因病崩于东宫。
他是朱重八与马秀英的唯一的儿子,是这个崇尚儒家正统的时代中,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他的离世,不仅是皇室的巨大损失,也给整个帝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紫禁城内的气氛与外界的生机勃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个人都在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哀思,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追忆。而洪武皇帝,这位一向坚毅的君主,此刻也不得不面对他生命中最为艰难的挑战。
此时的朱元璋,已不再是那个平日里威严果决、气势如虹的帝王。他的身影,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孤单和脆弱。
他坐在奉天殿前的台阶上,白发苍苍,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右侧的宫殿。那里,曾是他朱重八最钟爱的儿子的居住地。如今,那个熟悉的身影已经不在,东宫的灯火也不再为他点亮。
朱元璋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他辛辛苦苦培养的继承人,老朱家的希望,就这样突然地离他而去。每当想到这些,他的心中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一股难以言说的悲痛和愤怒在胸中翻涌。
他想要发泄,想要怒吼,但最终,他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任由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任由心中的风暴肆虐。在这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即使是帝王,也无法逃避生离死别的痛苦。
“蒋瓛,立刻前来觐见!
”朱元璋的声音穿透了湿润的空气,带着帝王的威严和命令。蒋瓛身形一震,迅速地穿过宫廷的长廊,几步并作一步,急匆匆地来到了朱元璋面前,毫不犹豫地跪在了湿漉漉的台阶上。”
“臣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拜见陛下!”蒋瓛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对皇权的敬畏。
朱元璋的面容已经从刚才的哀伤中恢复过来,现在他的脸上是一副坚定和果决的表情。他的眼神锐利,仿佛能够洞察人心,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蒋瓛身上,让蒋瓛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这压抑的沉默中,蒋瓛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感。他的额头上不禁冒出了细微的汗珠,心跳也在不由自主地加速。尽管他努力保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内心的不安却是难以完全隐藏。
身为毛骧之后,大明王朝的第二位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对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的性情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气变化莫测,时而和风细雨,时而雷霆万钧。在这位年迈的帝王面前,任何细微的差池都可能招致不测。
蒋瓛在锦衣卫的岁月里,早已学会了如何在这变幻莫测的宫廷风云中生存。他知道,朱元璋的每一道目光都可能隐藏着深意,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一场考验。因此,他在皇帝面前总是保持着十二分的警觉,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这位手握生杀大权的天子。
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蒋瓛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他的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异常谨慎,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他知道,自己的未来,乃至生死,都可能在朱元璋的一念之间决定。
“给标儿治疗的太医都陪葬吧”一声冰冷的声音传出。
“速传信国公汤和。”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苍老和疲惫,他的话语透露出对孤独的无奈。
“汤和呀,汤和标儿不在了,除了咱还有谁能压得住你?能不能活看你自己了”朱元璋心道
蒋瓛闻言,立刻俯首应道:“臣遵旨,即刻去办。”
“咱要出去走走,安排一下”。
“遵旨。”蒋瓛低声应道,他的动作迅速而谨慎,开始为朱元璋的出行做准备。
朱元璋返回寝宫,脱下了沉重的龙袍,换上了一身轻便的便服。他选择了一件蓝色的短衫,这是第一次见妹子时候穿的蓝色。
在蒋瓛的安排下,一队精干的锦衣卫悄无声息地在紫禁城的外围集结,他们将会在暗中保护皇帝的安全。同时,一辆不起眼的轿子被准备在侧门,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