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就是昌平县乡绅联合起来,准备组成一个老乡会,联合抵制林安在乡绅之中募捐银子。
第二件事就是【皇宫面圣,御门听政】就要开始了。
御门听政又叫早朝。每三个月举行一次。
在京城当官,并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每天都要进宫面圣,汇报奏折。皇帝这个工作虽然也不轻松,但是也没有电视上演的那样,天天处理国家大事,批阅奏折。
至少林安在职接近一个月了,没去皇宫给那位天子汇报过一次工作。
不过钦天监的主事倒是来过道录司不止一次。而且鸿胪寺主事也来过。
他们来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查道录司有没有贪赃枉法。
但是和其他郡县不
同,昌平税收很少,账本一目了然。查了几次就逐渐不来了。
而随着十月的来临,大朝会也要举行了。
皇宫开的会有大朝会和小堂会两种,大朝会三个月举行一次,七品以上的官职基本上都要去朝廷给皇帝汇报工作。
而小堂会则是由内阁人员组成,内阁的前身是中省,进入内阁多数为老臣最次也是四品以上的官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在皇宫处理国家大事,财政赋税等。
而这个小堂会,皇帝也不是每次都会去的。基本上内阁都能给出决策,然后重要的事才报皇帝审批。
其实内阁每天都会给皇帝上报奏折,而报皇帝审批的奏折,也不一定全是关于江山社稷。就比如皇帝年年都要收到西广郡守的骚扰。
“皇帝陛下,你吃了没有,身体可好,微臣在西广一切都好,这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最近荔枝成熟了,非常美味微臣已经安排人送了一百担于上京城,陛下若是喜欢,微臣再送一百担。”
说真的,皇宫里除了内阁大臣比较苦逼,天天上早朝外,其他高官只要不在皇宫范围内,到哪都是爷。
朝堂关系错综复杂,犬牙交错,若是只是以武区分,那格局就有
点小了。
朝廷一共分为四大势力,第一个势力就是内阁,内阁的长官是内阁首辅,官居一品。在朝廷话语权很重。基本上是一手遮天的程度,朝廷大小事务基本都是内阁统筹的。内阁首辅之下,便是大学士,内阁侍郎内阁舍人等官职。
内阁主内,那势必有负责执行的机构,这便是朝廷第二大势力。三公六部。三公多是虚职,分别是太师,太傅,和太保。有老臣担任,这个职位荣誉比权利要高。
三公实际掌权者是六部尚,尚为正三品,副职是侍郎,例如户部侍郎。下设郎中,主事,事中等官职。
六部是负责管理和执行的,各郡县,郡守,知府和县令都归六部管理。
三公六部后是九卿。也就是九寺,大名鼎鼎的大理寺,就在其中。
九寺归皇帝直接统筹,只设立在京师,也属于非常重要的机构了
三大势力除了地方官员,大多属于臣,就算有武将,也属于京官。夹杂在各个部门之中了。
第四大势力则是军统,各地各州府都有军队驻防。官职最高的是大将军,官居三品。而大将军之上则是,武侯和王侯,二者皆是虚职,分别是二品和一品,并没有专门的军队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