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可有想法?”如来并没有着急作答,而是把头转向了与他辩法的金蝉子。
众人恍然大悟,论因果,辩论前世今生,这又是给金蝉子出的一道题。
“有,但是并不想说,这便是渡己与渡人的根本区别,师尊,还是你说吧!”金蝉子道。
如来看到金禅子如此表情,却也不再为难他,因为这是一道无解的题,谁做答也不会对,但是谁做答也不会错。
如来讲这个故事,把众人引入这个幻境,不过是为了为终极辩法拉开帷幕。于是如来告诉众人,之所以会笑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无奈于这位老人的愚痴。
想想他在溪边捕鱼时,让无可计数的生命,在他的渔网下惨遭杀害,也让这些鱼虾,家庭破碎、骨肉相离。
但是,他不曾因为鱼虾的苦,而生起丝毫的恻隐之心。如今自己的儿子因祸而死,却怨天咒地,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
这便是因果,今世因,来日果,谁也不可逃避。
正是因为这样的因缘如来发笑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过去曾经风光不可一世,能呼风唤雨,来去自如,志得意满的皇帝,今日却只能在鱼贩的斗中无助地苟延残喘,连性命都自顾不暇。
这个前世的天人,因为专修空想观,修成了空定,却执着这个想出来的空,无法归于本心。
虽然得寿八千之久,然而,却不能让自己的罪业消弭,在福寿用尽时,定力也跟着消失,仍要受轮回果报之苦!
阿难不解的问道:“像德这样的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
一旁的鱼此时张着空洞的双眼,似有所感。
如来答道:“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如果因为今生的富贵而志得意满,不知继续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很快地,福报享尽,就会为自己招来无数的灾难和罪报。这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不会因贵贱而有所区别!”
如来这第二笑,却是为这老者所贩的鱼而笑,这鱼
的前世乃是这一方世界的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好不风光。
但是一时风光,永世沉沦,业报无所不在,前世的因,今世的果,他应劫了,此为如来的第二个笑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忆起佛经上所言的一个故事。
话说,佛行菩萨道时,曾有一世生为一位三宝弟子。每逢六斋日,便会到佛寺听经闻法,精进行道从来不敢懈怠。
因为崇信三宝,平日奉行佛法,行善不倦,又坚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而感得在佛世出生,蒙佛说法而出家修行,从此生生世世奉持不懈,因此德行、福慧日渐增广,而成就无上的佛果,为世所尊。
那时,隔壁的邻人,从不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因此不学无术,四处为恶。还供奉鬼神,施放蛊魅来残害他人。平日一有空闲,就是吃喝*赌、饮酒作乐。
自此之后的轮回中,佛所生之处,都是清净的处所,能够听闻佛法而精进修行,圆满佛果。
而过去的这位邻人,则因为留恋女色,荒淫无度,又不知孝顺父母,因此直至今生依旧在三恶道中轮回,未能出离,而堕为这只粪秽的大猪!
而看到那只粪秽的大猪,这是如来发笑的第三个原因。
省思愚痴的人,犹如典故中的卖鱼老人,昧于因果而又自叹于命运多舛。
无有正知正见的修行人,则如长寿天人,走错路头,福报享尽仍要堕畜生道受苦。
世上刚愎自用,生活靡烂,贪好酒色而不知节制的人,终招粪秽猪身!
此三者,都将生生世世轮回三恶道中,没于生死苦海而不得出离!
佛法难闻今已闻!
如来是无上大医王,开示八万四千医治众生病的法门,若能依佛的教导精进行持,定能了脱生死,不再受轮回之苦,终究必能成就无上的菩提佛果!
这便是渡人之道。
众人俯首称赞,认为如来所讲大有禅意,以此故事警惕世人,皈依我佛,入我佛门,遵守戒律,终有一日,能够功德圆满,修成正果。
转眼之间幻境撤去,众人的意识回归,又回到了富丽堂皇的大雄宝殿之内。
“金蝉子,如此渡人之道,较之渡己之道如何?”如来微笑开口。
“渡人之道,在于知,可渡己之道在于行。这局才刚刚展开,小僧愿意封印自身法力,化为一凡人,前几日降一妖猴,让他随我西行取经,亲身施演渡己之道,师尊以为如何?”金蝉子道。
“善!”如来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