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建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有心要在蒙化府那边开办一所正规的学院,以传扬儒学、教化各族。而历史上,就在明年,也就是弘治十二年的时候,他终于得偿所愿,成功的在蒙化府将学院建立了起来。学院的名字就叫“崇正院”。
而此时,他却还在走访各处,一边观察汲取大明各地院的长处,一边顺路与各地名士交流拜访,为的其实就是寻找肯随他回去充任教喻的人选。
此次他正好行至京师,听闻了武清会的举办,顿时大喜过望。能一下接触大量的人,不但能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让他选择的余地大了无数倍。
故而,他可算是唯一一个主动要求会请柬的。而当知道先前领头登台的人,便是此次会发起人的苏默时,表露出那样的善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几位名士大儒的身份算是全都介绍完毕。接下来,便是向几位大儒简单介绍下一帮小辈了。
这个程序就不用张墨了,而是由李兆先和苏默各自介绍自己一边的人。
李兆先那边没什么波澜,除了他自己外,包括华龙在内,剩下的人无论是学识、声名,还是家世出身,真心都还不够看。所以,寥寥几句便过去了。
但是换到苏默这边介绍的时候,却让几位名士彻底体会了一把过山车的感觉。
首先就是张悦、徐光祚、徐鹏举这三位小公爷。张悦和徐光祚还没什么,毕竟刚才一上来,毛纪就已经叫开了。
但是等到一脸吊儿郎当的徐鹏举徐小公爷时,众人都是大吃了一惊。
其中,毛纪首先想到的就是,此次天子下旨彻查武清苏默一案的变化。所有人都认为苏默身后站的是英国公,最多再加上个定国公而已。却不成想,竟而还有一位世镇南京的魏国公。这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这样的变化,又将使得朝中会怎样的变化?毛纪不由的心中暗思,默默的揣摩起来。
他在外人面前光鲜无比,提起来翰林学士、翰林侍读什么的听唬人。但他自己知道,在朝堂之上,自己渺小的完全不起眼。如今暗潮涌动之时,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谨言慎行,多看少说,甚至只看不说。否则,浪要稍大一点,对他而言可能就是覆灭的灾祸了。
这也是他明明看到李兆先等人的狼狈,却半个字儿都没提的原因。苏默一案中,虽然不确定李东阳是不是主推手,但是李东阳模糊的表态,还是让毛纪敏锐的从中嗅到了一丝异常。
这种情况下,李东阳的儿子忽然出现在武清会上,又和苏默这个风暴中心明显有着龌龊,毛纪要是再不知怎么应对的话,那就真是猪了。
他这里心中百转,自有肚肠。谢铎倒也只是微微一怔,目光在徐鹏举和苏默身上一转后,眼中若有所思。
他在南京隐居,如何能不知道南京小霸王的纨绔无状?可就是这么一个纨绔,偏偏跟苏默看似极为亲密,甚至隐隐以苏默马首是瞻的样子,不,不对,不单单是这个徐鹏举,还有另两位小公爷,也是同样的架势。这就令人费思疑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世子,再如何惊才绝艳,又怎么可能让三位国公世子奉为头领呢?这其中,究竟是苏默个人的魅力,还是说其人身后,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于是,谢铎也沉默着思考了起来。
而相对他两个人不同的,胡光建是最无所谓的。他因为离着京城太远,涉及不深,所以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儿。故而,对于徐鹏举和其他人并无不同,都是温和一笑,点头示意算完。
但是在孔弘绪这里却是真的激动了。他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支持啊!大势力、大人物、大名望的支持!说起来,在某种意义上,他其实和苏默的诉求是一致的。
而眼前竟然有三位国公世子,还是国朝一等一的国公。可以说,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让任何人不敢稍有半分轻视。而今通过这个会,通过苏默这个小小的童生,自己竟然有机会得到三位国公的支持,这简直让孔弘绪激动的兽血沸腾了啊。
确实,或许三位小公爷并不能完全代表三位国公,但也不能否认,这却是一条最可能接近三位国公的路子啊。
如今,这三位小公爷显然和那个苏默极为要好,而苏默似乎跟自己儿子也颇谈得来。那么,只要自己儿子能加入这个小团体中,不就等于和未来的三位国公成了朋友?
他自己再不济,凭着手段总能压制的住家中那些不安分的人。他一直以来担忧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可如今,有了眼前的这一幕,他忽然发现,那种担忧竟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便被打破了。
好,好,真好啊!此次武清之行,真真是不虚了。嗯,还有这个苏默,一定要交好,要下大力气交好!他双目放光,暗暗的握紧拳头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