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十个寻常廪生倒也没什么,问题是,除了林先生,那九位的身份地位未免太……太悬殊了些。”
“哪怕是好几次听人念叨这几位的名讳,我还是觉得头晕……”
“最最最夸张的就属裕王了!”
“何止呢,连胡宗宪和徐阶这样立场不同的政敌,都联手为可远作保了!”
听见身后的朋友和同门这样夸耀自己,于可远心底还是有些小欢喜的,毕竟,能有这样的成就,都是自己苦心积虑筹谋出来的。
但心喜不代表满意,路还长着,且愈发坎坷,他要谨慎前行。
唱保结束便可进入考场了。
考场也就是俗语讲的考棚。考棚布局均是坐北朝南,最南边有东西辕门,四周以木栅为界。大院的正北为正门,寓意为“龙门”,从这里进就意味着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了。
考棚有很多隔间,每一间都是同一个朝向,以隔断物隔开,防止互通作弊。
孔愈作为主考官,一定是要讲几句的,但都是些官面话,着实无趣,学子们却不能表现出丝毫不敬,拜礼之后,便作洗耳聆听状。
二月是清晨极寒冷,但今天日头确实不错,曙光都是磁蓝色的,很有力量,像巨剑的锋刃划开黑暗,迸射出庄严肃穆的明亮光辉,向那深远的天穹,辽阔的雪地,乃至考棚中的于可远扩展着……
县试,开始了。
阅卷,先审题——
士仁人。
于可远稍一思索,便猜到这段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原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题目来看并不算难,是孔子对“志士仁人”提出的最高要求,认为“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气。孔子热爱生命,总是主张人应该全身,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但
在面对“仁”时,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
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但想要将这篇题目盘活,写好,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即便是圣人孔子,其言论经过上千年的发酵,经过各派学说的解释,也有极大不同,理学与心学便是最好的例子。
尤其是这种流传千古的思想,还要求学子为圣人立言,脱颖而出就更难了。
于可远并未急着动笔,脑海极速运转,将记忆里关于“杀身成仁”这一崇高道德境界的名家解释全都翻了出来,最终想到了王阳明对“士仁人”的一些解释和阐明。
于可远动笔了。
虽然已经心有腹稿,但执笔时手仍然有些发抖,他并不担心作不好这篇八股,但生平第一次科考,紧张在所难免,他尽力调节情绪,深深吸了几大口气,然后伏案狂。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愧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
……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人之不仁者可以思矣。(大结)”
一气呵成写完,洋洋洒洒千余字,于可远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疏漏和错字后,就摇响铃铛交卷了。
主簿领着两个衙役闻声而来,一个衙役确认考生身份,一个衙役封卷糊名,然后主簿领衔,同两个衙役各自签下名字,以供日后查证。
做完这些,主簿赔笑道:“还不到一个时辰,就交卷了,不愧是裕王爷看中的人啊!”
于可远从怀里掏出三百钱,有些肉疼地交给衙役。这是封卷费,写一个月对联才赚到的。
主簿摆摆手道,“不必,不必了,这些小钱,就由我为公子效劳了。”
于可远虽然心疼,但这种坏规矩,甚至有可能使成绩作废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立刻严词拒绝道:“多谢大人,但这不合规矩。”
主簿脸有些难看。
若非于可远有那么多身份显贵的大人物作保,他堂堂朝廷命官,怎会过来搭理一个贫苦生?又何必低三下四地套近乎呢?
于可远也是老奸巨猾之辈了,不肯凭白得罪人,连忙笑道:“学生有个不情之请……”
主簿双眼一眯,问道:“什么事?”
“昨日有几位钦差从济南府来,要学生县考过后,即刻赶往知府衙门,马车现在恐怕已经停在考棚外了。学生这一趟去,应该用些时日,可否烦请大人帮忙,派一队衙役,将家母和家妹送回家中?”
“你有重任在身,这些都是小事,便交给本官吧。”
主簿那黑掉的脸,重新焕发了颜色。
于可远在主簿和两个衙役的带领下,缓缓踏出了考棚。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因
为大人物往往要维持德高望重、礼贤下士的假面貌,脏活累活都交给下面的人。而下面的人往往被大人物压榨,脾气很怪,做事往往不择手段。
所以,像这种三言两语就能安抚一个难缠小人物的事情,于可远是很乐意去做的。
……
于可远出来时,考棚里还没有其他学子交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