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解说

第81章 所谓节俭,院试考题“中庸之为德也”

“不会。”

汤显祖接言了,“太岳已经被调回北京,山东目前还未有新任的巡抚和布政使,提督学政应该由布政使司的左参政担任。”

于可远点点头,“左参政黑大人,是田大人的表弟,会对考生一视同仁的。”他这番话,是在给邓氏宽心。既然是田玉生的关系户,就算没有明着偏向于可远,也绝不会暗中使绊子。

从流程来说,院试与前面的县试、府试大致相同,只是更为严格,官兵数量至少是府考的三倍,密密麻麻,在考场内外维持秩序。

时间一到,龙门大开,考生陆陆续续进考场了。

不听从安排和调度的,叉出去!

搜检出不该带的东西,叉出去!

大声喧哗、对主考官不敬的,叉出去!

总之,必须无条件配合搜检,且搜检结果正确,才能跨过龙门,被童引向各自的考场。否则,后果相当严重,丧失考试资格还是其次,事后还要吃官司。

搜检过程出了很多趣事。

譬如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伯,近十年都倒在府考一关,府考的浮票一直在更新,但院试的浮票和府考不同,还是十几年前的,那时记录的样子和现在相差太多,最明显的就是当初还一头黑发,现在头发已经掉光,弯腰驼背,因与浮票描述的极不相符,任他一再解释,还是被官兵们叉了出去。

那老伯竟然想不开,一头碰死在龙门口。

于可远就站在远

处,望着老伯撞向龙门,表情没有一丝变化。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们,对科考过于执着,以致于彻底丧失了理智,很难称其为健全的人。

于可远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而区别对待。

等到于可远搜检时,那小吏盯了好一会才皱眉道:“外貌基本相符,但你这身高,不像是十五岁的样子啊……”

“阿母经常给加餐,吃得多,长得就快。”于可远确保自己对小吏足够尊敬。

但那小吏仍是不依不饶,“长得也比记录的俊美了些,不对劲……”

于可远微眯双眼,瞧着那小吏伸向自己胸前的小手,不由明白过来,这是在向自己讨银子呢。

于可远只得从香囊里掏出三两银子,递到小吏手里。

“许是长开了,十五岁嘛,几个月没有更新浮票,有些许差距也是正常。”那小吏掂量着银子,很是满意地笑了,然后让开通道,让于可远通过。

过了龙门,包裹便被其他官兵收缴,除了衣物,身上再没有任何东西,于可远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进到考场。

结保和唱保之后,一声锣响。

院试第一场正试,开考了。

卷子发下来,于可远将试题平摊在桌案上,仔细阅卷。

这里的考题,与府考、县考不同。院试主考的仍然是八股,但考题有两道,四题一道为必考,五经题一道为选择。因为考生所治经典不同,所以考官实际是出六道题,四题一道,五经题各一道,你治什么经,擅长什么经,就选什么题。

四题一道,题目为“中庸之为德也”。

这句话虽然含“中庸”二字,却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一中也含有和此句极其相似的一句,只是简写成“中庸之为德”。

两句话虽然只差了一个“也”字,但立意和破题思路完全不同,若考生记错了,以《中庸》破题,就是典型的“零分作”了。

“这考官,出题还挺刁钻的。”

于可远笑笑,这并不能难住他。

这段话的典故,是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便发誓道:“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原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接着孔子便说出题目的那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接着子贡说

:“倘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称“中庸”为至德,可见他对这一思想的重视。作为哲学范畴的一部分,中庸也可以视为道德行为的高度适度状态,是最高的德行。宋儒大家们说,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选择行为之恰到好处,谓之中。就日常生活之长期坚持,谓之庸。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平常的道理,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又称其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向,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之道,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帝王之道,亦是明君贤主之道。

审明白题,不代表就能作好这篇八股,如何立意破题,如何将“中庸”二字,在孔子和子路的对话中延展开来,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你只是单纯论述孔子对“中庸”的推崇,或对“中庸”进行阐述,章便会流于表面。立意的重点在于“至德”,孔子何以将“中庸”称为至德,与其他品德相比,中庸为何会在孔子心中脱颖而出,又是何原因,使“中庸”“民鲜久矣”?

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就得追溯到孔子对子路说这段话的背景。

想到这些,于可远不由感慨一声,“这考官,真是处处埋坑啊,若是寻常作股,就算通过,也一定在榜单的最后。但连生员都没考过的学生,学问大概是不怎么样的,应该很难联想到时代背景,看来今科院试,山东落榜的考生要一抓一大把了。”

于可远一边研磨,一边思索着。

“论‘中庸’,论‘中庸至德’,就得论‘大同’,这是孔子在晚年才有的思想,大同世界啊……天下之人,不止以自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互相敬爱,爱天下之人。在这种最高理想的世界里,‘中庸’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天下为公’,奉为‘中庸’。”

将所有思路捋顺,于可远再次苦笑一声。

这道题……真不是一般的坑,都能拿去作为乡试和会试的题目了。

任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一旦没有联想到“大同”和“中庸”的关系,没有思考孔子说这番话的背景,很可能直接完蛋。

“该不会是张居正临走前,留下的题目吧?”

于可远忽然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然后伏案开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家逃荒: 开局万物置换
全家逃荒: 开局万物置换
王楚穿越成被抄家流放、又双腿残废的平北王次子,在与嫂子即将被流放的前夕,获得了万物置换系统。 回收物品获得价值点,再用价值点兑换想要的物品。 存在的,不存在的,只要你能想得到,全都能兑换出来。 面对假仁假义还要立牌坊的皇帝,王楚挥一挥衣袖,带走了皇宫一切财产。
乱飞的鱼
少师传
少师传
刘承轩,一名21世纪的历史系大学生,却因缘回到了唐朝。一觉睁开眼,什么情况?父亲外出做生意却意外身亡?只剩下一个无助的母亲陪在自己身边。无妨,既来之,则安之。 可是,刘承轩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泱泱大唐史,居然还会留下自己的足迹。看着眼前古灵精怪的可人儿,刘承轩心里乱成一片,谁能告诉他,拐个左郎将李光粥的孙女做媳妇会怎样? 身处大唐盛世,且看刘承轩如何从落魄的商贾之子一步步成长为朝廷上不可缺少的存在。
葬魂
穿越三国:我在汉末当仙师
穿越三国:我在汉末当仙师
陆渊穿越到了中平年间,却不料倒霉赶上了十常侍之乱,彻底站在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 没有身份没有资本的他,只能靠着每周刷新的现代物品装神弄鬼,混个天师的名头。 赵忠:袁绍赶尽杀绝,天师可有办法? 陆渊:请借公公人头一用…… 董卓:世家大族看不起我,天师可有办法? 陆渊:太师也可以看不起他们…… 王允:天师如能反董,小女貂蝉送上! 陆渊:美人我想要,董贼你去杀…… 大汉:黄巾剿灭,国祚无恙! 陆渊:贫道
韩擒猫
寒门引
寒门引
李丰,出身寒门,一场穿越改变一生际遇,带领大家走出寒门,不屈于生活的现状,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亦半
大唐斩尸人
大唐斩尸人
太白现世,红月笼罩。 武德九年六月初,玄武门前。 繁华的长安城中,云诡波谲,肃杀一片。 叶末本以为自己对历史的认知,能够混的风生水起。 却没有想到的是,此刻的长安城已然成为一座尸城。 这艹蛋的丧尸大唐,不是他所认知的繁华盛世。 自此,叶末不得不举起手中横刀,成为了大唐的斩尸人!
夜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