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京都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惊变王耀没有做出反应,只是加大了扩军力度,同时加强了民间宣传。
董卓想要干权弄政,随他去。
池塘混了,对野心家只有好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汉朝虽已腐朽没落,但好歹掌控这片土地四百年之久,在风气礼制上俨然一派不可动摇之势,就需要董卓这样的混世魔王去摧垮。王耀不能干预,这是为了大局。
地方不掀起相互攻伐的大势,他如何出兵扩张地盘,诸侯群雄不纷纷称霸,他又如何自立为王。枪打出头鸟,他既想改朝换代建立崭新的制度体系,又不愿沦落为众矢之的,就只能先崩坏风气。
先让袁术称帝,自己才好称霸,先叫群雄并起,他才能逐鹿中原。
大展拳脚的必要条件,需要董卓去执行。董胖子就是解锁下一个时代的必要人物,汉室不彻底倒台,乱世也就不会真正降临,没乱世又哪有新朝的说法。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同时进一步巩固实力,保证时机一到就能坚决出手,再没有任何拖后腿的阻碍。
他来自后世,比任何人清楚蜀魏吴灭亡的缘由,自然也就没有再犯错的理由。
……
“禀主家,民宣处已组建完成,随时可以开始宣传。”
暗室之中,审配躬身作揖。
此刻他心中只有感激,对王耀的忠诚已是无可复加。
作为新被收入帐内的臣子,往往都会接受长时间的观察,如此方能得到重用。
但在王耀这里却并非如此,在效忠王耀的第一天,审配就得到了整肃卫生的任务。尽管搞卫生是个前所未闻的差事,但左右不过是清洁街道、叫城市变得清爽整洁,这自然难不倒他。
采用顺从者奖违抗者罚的手段,不消半月功夫高邑城便大为改观。随处可见的垃圾再也不见,誰敢乱倒腌臜,都会被城防处抓去做半月劳役,就专门负责处理污秽。而按照规章办事,官府直接就奖励粮食
,如此双管齐下,自然没人抗拒。
这年头,粮食是最可贵的,冀地固然富足,但相应粮价也高。虽然嘉奖的粮食不多,可是只要不乱丢垃圾就能领取,又有誰会放过这白送的奖励呢?
东西虽少,不要白不要啊!
官府与民众上下齐心,就再也没有什么困难。短短十几日的整治,整个高邑就焕然一新,早已习惯的恶臭不见了,呼吸都觉得清新,整个城市的幸福指数都得到提升,百姓不是没长口鼻,如此立竿见影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能呼吸新鲜空气自然没人想满腔恶臭。很快都无需官府督促,每家每户都会相互监督,誓必要将清爽的高邑一直维续下去。
首个任务圆满完成,审配却没有因此闲下来。王耀非常看重他,在当众嘉奖后便立刻给他安排了新的任务。
那便是组建民宣处。
东汉末年,舆论具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名声好,贤才投奔良将跟随,遭遇危机也常常能得到帮助从而化险为夷,相反声名狼藉属下就容易生出异心,明明是大好局势也可能顷刻反转。
王耀一直以来都有着好名声,但这还不够,还远远不够。
尽管谍探处也可以为自己散布英明,但王耀还是想再组建一个更专业的机构。这既是为防止谍探处职能过大,又是因为只有专人才能更好的完成使命。
故此,民宣处应运而生。
“主家,民间近期都在探讨雒阳的变化,百姓都在为十常侍等人伏诛而欢呼,同时也在歌颂袁绍袁术为国除奸,还有那挟帝入京的董卓,也成了赞扬的对象,不知我民宣处该当如何引导风气?”
审配轻抚胡须,静待王耀指示。
这一次对话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他可以借此摸清楚主家的态度。
做臣子的,一定要搞明白主公的立场及倾向,如此往后方不会犯下低级错误。
如今王耀对外一直都是尽忠职守的忠臣姿态,一副全心全意为了大汉的模样,可事实
真是如此么?审配不知。但他清楚自己多年来一直不被当权者器重,只有王耀一上台就重用他,无论是为了抱负得以实现还是单单为了回报,他都只需要听从恩主的指示就行了。贯彻王耀的意志,便是他审配该做的。
“雒阳发生了什么,都不关冀地百姓的事。阉佞被诛,固然是值得举国同庆的大喜事,但也没必要太过上心。”
沉吟片刻,王耀淡淡道:“百姓不需要操心远方的大事,还是专注在眼前的柴米油盐上好,引导他们关心本侯上任之后冀州所发生的变化,是不是多年来的难题得以解决,是不是贪官污吏全都不见了,是不是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再也不敢猖狂了,多让他们去谈论这些变化。”
“雒阳太远,皇帝是誰,当权者是誰都与冀州无关。世人都喜欢谈论大义,殊不知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离自己太远,誰是英雄誰是敗寇,这对身处底层的百姓来说真的有意义么?重要的是誰能为他们做主,誰能为他们带来康乐富足。”
审配闻言神情一怔,面上虽没有太大变化,胸中却掀起惊涛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