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实在不符合国情。”
“噢?愿闻其详。”
直视王耀,毛玠低声道:“大汉十三州,遍地都是世家豪强。然平民百姓投身军戎,大抵是杂役辅兵这等苦差,终其一生能达到披甲军士者都为少数。”
“那些出身贫寒,却因战功得以升迁封侯者,数十万人中都未必能有一个。”
“平民的终点是军士,而世家子弟的起点便是屯将以至于军司马。就说并州军那些校尉,哪一个不是出自并州的豪门,只不过远远不如王家势大罢。”
讲到这,毛玠神情有些复杂,他顿了顿才继续道:“您可以继续选贤用能,提拔自己看重的亲信,只要有正当理由,就是将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全部驱逐也合情合理,这只会叫个人怨恨。”
“而不会得罪群体。”
“但您不论身份,用这种只看能力的大比来选拔军官,那无疑是在开先例,这也是世家们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只看能力,偌大个大汉不知有多少占位置不干事的士人要被替换下来,世家权威大减,自然会记恨于您。如今天下三分在皇帝,七分在世家……”
“若脱离于世家,无异自绝于天下。好在王家为并州第一豪强,且眼下并州将校无能也是出了名。正所谓重症须用猛药攻,抛出大比来选拔倒也合情合理,但可一不可再,不能弄成常态化。”
荀攸闻言颔首,心中也颇有感慨。
虽然他是实打实的豪门子弟,但对于同阶级的一些人也很是不满。
若非占着紧要的职务却不做事,大汉何至于此?都不说官了,很多直接就是为祸乡里。而卫戎地方的守备部队,在面对手无寸铁的黄巾賊时,不少竟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连象征的抵抗都没有。
这叫啥事?
无智无谋无勇
,就因为家族势力大,就被任职为校尉司马,被这样的主官所统率,军队怎么可能形成战力?
因为早有想法,故此得知王耀不论身份选贤用能、丝毫不顾及世家感受时,荀攸只是略有抵触,却也很快就释然。
出身决定阶级,学识可以左右思想。
“原来如此,多谢两位先生赐教!”
一席话听下来,王耀心头一凛,全然没想到竟是这回事。不过仔细想想倒也说得过去,世家之所以敢不断兼并土地、肆无忌惮的攫取民脂民膏,就是手上有足够强大的武力,他们不怕反抗。
甚至联合起来,可以轻易推翻王朝。
豪强手上的武力,不仅仅是庄园中的家族私兵,更多来自官方军队。
地方上的郡军、州军,以至于宿卫京都洛阳的南军北军,甚至皇家禁卫,都有世家子弟担任要职。好兄弟袁术,此刻不就领着禁军的虎贲中郎将么?
世家早已渗透大汉朝的方方面面,自然包括军队。自己这种不看身份看能力的选拔方式,毫无疑问将受到士人的反对。
搞一次还好,整个两次三次把动静搞大了,弄得各地都有效仿的声音,就真正威胁到世家阶级的核心利益。
届时场景……
王耀都不愿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