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去江宁的差事还是交给了刘诚。
刘基得知自己的大孙子安然无恙他非常高兴,他也是全力支持家里为了自保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他能帮的借尽力满足。
朱元璋在军事上还是比较前进的,否则天下豪杰如云哪里那么容易轮到他取天下呀?朱元璋对火器也比较重视,他有专门的神机营,就是炮兵和火铳兵。
刘基为自家挑选几个火炮和火铳的教头也容易,找几个火药工匠也不难。但是他给家里定下一条规矩,并且很严厉地说,这规矩绝对不准违反!否则会给家族带来杀身之祸!
什么规矩呢?是规定家丁护院的总人数不准过百。明显的意思就是不要张扬,要低调。
然而他给配备了火器教头和火药工匠则说明他还是支持拥有更好的装备,人数少装备就要好,否则怎么保证安全呢?
刘基是绝顶聪明之人,他当然懂得帝王的权术心理。任何当权者都会对属下心存戒备,生怕起异心夺了自己的权位。在朱元璋的眼里,刘家的举动就是刘基的授意。如果刘家有自己的武装,那就是否图谋不轨呀?在朱元璋的眼里,以刘基谋略的本事,如果再有兵权夺权的威胁很大!
眼下朱元璋尚未夺取天下,当然还不在乎这些,可是一旦做了皇帝,立即就会疑神疑鬼。事实也是如此,朱元璋称帝之后,他的功臣几乎屠杀殆尽。
刘基很聪明,可历史事实是他并没有始终保持足够的清醒,得意之时忘乎所以了,反正他没有用心去消除朱元璋对他的疑虑,最终还是被罢官。罢了官也不算完,终于被毒杀了事。
刘基死的时候6岁。说古代人平均寿命低,那说的是平民百姓,战乱灾荒导致食物不足,营养不良怎能长寿?可士绅阶层的寿命并不短。那
时刘基的身体还很好,是偶然的一个小病被医生的药毒死的。
……
刘家需要火器,可刘诚并没有求他父亲给家里置办,这是明智的。朱元璋的军队里什么火器都有,但是私自挪用军资的行为那个军阀也不能允许,刘基也不能做这种蠢事。刘家的火器都要自己去买。
此时军队使用的火炮火铳基本上都是自己工匠制造的,也有少量的西洋货。此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并不落后,某些地方甚至强于西方。比如火炮就不亚于西洋货,明显落后的是火铳。其原因可能是性能差,在战场上作用不显著,从而就没人重视,也就没人下功夫去改进它。
远洋贸易比较发达的是福建和广东,距离浙江都不远,只要用心,还是可以买到更好的西洋货。
……
由于落难在外流落一年,小雨的身体受了损伤,现在刘家给了他上学的机会,可是他没来,因为他又病倒了。
与小雨不同,刘璎的身体状况很好,这得益于刘璎随时抓住机会改善自身的处境。因此,他回家后只休息两日就上学了。家学里又是读声朗朗。
刘璎对上学读特别的用心,是吴先生最满意的学生。他不但专心用功,悟性也特别强,能理解先生的讲解还能举一反三,他的思路常常令吴先生吃惊。他二弟刘珞刚上学,年龄还小不懂什么,他只是知道先生偏袒他哥哥,可刘诠是懂的,他只是惊叹刘璎天分之高。以前刘诠就与他兄长们议论过,都说刘璎得了他们父亲的继,都对刘璎另眼相看。用现代话说就是他们认为刘璎继承了刘基的基因。
这次新建一所宅院花费很大,使得刘家经济更是拮据。可是无论是土地还是作坊店铺,出息艰难,有的店铺甚至赔本。所幸纺织布匹最近有了起色
,否则更难于支撑,这还多亏了刘璎被劫前留下的那份稿。
在刘璎失踪的日子里刘谨曾经发现璎儿的稿,内中提到很多经营赚钱的法子。以成年人的脑力刘谨也不能都看明白,但迫于钱财短缺的压力,他挑选出一项能看明白,能掌握的去试着做了,那就是布匹的生产经营向军需靠拢。结果一两个月下来就见了成效,布匹的销量渐有起色。织布作坊和卖布的店铺扭转了赔钱的局面,眼见得可以赚钱了。
怎么会这么神奇呢?
那稿里说,百姓手里没钱,布匹销路就不好,可以转变织造军用的布匹,军阀们有钱啊。所谓军用就是可以制作帐篷、鸳鸯战袄等军需品所需要的布匹。
刘家有好几家织布作坊,丝织、麻织、棉织都有。因为南方天气炎热,做衣服喜欢凉爽的。所以历来都是以生产很薄很轻的布匹为主,这也是经营多年的经验,谁也没想改变它。
刘谨觉得有道理,他就按稿里的说法,减少轻薄的布匹,按照军队的需要,增加厚实、结实的粗布品种数量。于是刘谨吩咐下去,织布作坊全部改织粗布,按照制作鸳鸯战袄、被褥和帐篷等用途来生产布匹。
这些粗布上市之后,很快引来了经销布匹的商人,都是大批量的购买,现货不够就预定,交了定钱等货。
刘家的布匹生意开始火了,可是他家纺织作坊的规模有限,一时还不能彻底摆脱缺少银钱的局面,作为掌家人他心里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