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点点头,说道:“早去早回。”
说着话又拿出一个荷包递给刘璎道:“这里边有点心,带在身上,饿的时候垫吧垫吧。”
看祖母这般关心,刘璎恭敬地双手接过,心中带着感激。
现在还是春季,温暖适宜,老太
太不应该这么不放心。
离开了祖母的院子,还没走几步,迎面见到刘珞。他也上学了,今日也是休沐,来找他哥哥玩耍。听哥哥说要出去玩他赶紧说道:“哥哥,我跟着你一起玩。等等我,我回去换衣服。”
刘璎:“我等你,别急。记得禀告你母亲。”
刘珞:“是。”
刘璎则转身进了自家的院子(长房刘谨的院子),向母亲禀告。士绅的大家庭规矩多,都要遵守,也不能说麻烦,按理他出去也应该告诉母亲。
已经有人去传话了,所以刘璎的跟班展七雄已经等在二门外,他旁边还站着一个家丁是刘珞的跟班常随,叫赵江。
见刘璎兄弟出来了,这两人都上前见礼。兄弟二人在前边走,两个跟班跟在后面。
现在展七雄的身份是刘家的家奴,他要恭恭敬敬地称呼刘璎为大少爷。
码头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刘璎兄弟也就会来看热闹。实际上刘璎今天出来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收购竹条的情况,从刘谨决定收购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天了,他不知进展如何?
在码头上有个收购点,远远地就看到有人围在哪里,看来是有生意。
围着的人不少,刘璎没有太靠前,从缝隙处观看,他看到在那儿立着一个牌子,上面有收购竹条的说明,就是尺寸等要求。此时的村民基本上都不识字,所以除了字还挂着几个竹条做样子,具体要求都是靠收购人的解说。
展七雄跟在刘璎身后,赵江在十几步之外,两人都很尽责。
一个村民担来两捆竹条。
收购要求很规矩,一大捆要分10小捆,这是便于清点,小捆10根,大捆100根。收购价格是一大捆20钱。价格看似很低,可是对农户还是诱惑的。
“”就是铜钱,也叫制钱,还有大钱,一般一枚大钱兑十小钱。
假如农夫一天能砍两捆(200根)就可以得0钱
,按一个月算就有大约一千多钱的收入。此时一两银值800钱,就是说干一个月可以赚一两多银子,相当于一担稻谷。这很划算了,因此村民们还是很踊跃的。
当然这只是计算了劳动,没有计算竹子资源。虽说山里竹林多是自生自长的,可是山林也是有主的。
放在地上的两捆竹条被打开来,有的被挑选出来用“铜规范”检测,能插入规范小孔的就是太细了,不合格。还要检查竹条的平直度,太弯曲的不能要。
收购者指着地上挑出来的四根竹条说:“我们可是有言在先啊,只要查出不合格的超过三根,那就不能收了。这几根太细了,自己拿回去查吧。”
那人说:“把这四根拿出来在补上四根不就完了吗?为什么不能收?”
收购人站起身来说道:“这么多竹条我能一个一个查吗?查出四个就是里面还有很多,我没这闲工夫,回去自己查。”
那人还是不依,收购人瞪着眼凶起来了,大声吼道:“你他妈的想捣蛋!规矩就是规矩,你想找不自在就别来卖!滚!”
那人吓得赶紧收拾,捆起来挑走了,一声没敢回。
在包家寨里,刘家的人财大气粗,谁敢惹!
刘珞年龄小,被吼声下一跳,回身拉着哥哥,刘璎赶紧带着弟弟离开这里。他知道,这些事不是他应该管的。
再者说,这里的人都认识他,今天他站得远,前面的人多,没人注意到他。这种吵吵闹闹的小事他懒得掺和。
刘家在附近村寨和龙泽湖沿岸开设了好几个收购点,刘璎看这里情况知道收购还算顺利,下面就看销售了。他相信,只要竹条的质量达到做箭杆的要求,应该不愁卖。
南方军阀间多水战,水上作战弓箭当先,箭矢的消耗量巨大。
如果现在就能出产熟铁,那也是打造箭头的材料,获利就更多了。
未完待续。
——第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