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丰海船队途径澎湖,然后再向南奔吕宋去了。
吕宋岛在现代属于菲律宾,是菲律宾的中心岛屿,但是此时还没有菲律宾这个国家。不但没有叫做菲律宾的国家,这一片地区也没有叫做其他什么名字的国家!简单说,这个地界现在没有国家,只有各个岛屿。众多的岛屿里可能有一两个称王的,是很小的岛屿王国,也都不成气候。
其实古代里南洋地区都是这样的,并没有现代里大家都知道的那几个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等。甚至南亚的印度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很多个小王国。实际上这些现代里出现的国家都是西方殖民的结果,在殖民者到来之前这里就是很多的岛屿,岛屿上有部落,偶尔也能有小王国,都是很小的,很分散。
“菲律宾”这个名字是西洋的,是西班牙人给起的名字,现在西方人还没来,当然就没这个名字啦。此时中国人叫它吕宋。
从澎湖向南直到吕宋岛有一连串的岛屿作为地理标识,郑丰海船队就是沿着这一条航线航行。
如果要去爪哇岛的话就要选择另一条航线:沿着大陆和中南半岛南下。可是这后一条航线要想去吕宋的话那就要在南洋转一圈,转到爪哇岛再转回来,那可就不划算了,多走了五六倍的路程。
总之海上也是有航路的,都是靠陆地、岛屿等明显地标,并不是随便走。
从澎湖到吕宋的距离只有00多公里,在浩瀚的大洋上这距离就很近了,是大陆到南洋诸岛中最近的。因而很早华人就开辟了到吕宋的商路,吕宋岛上华人也非常多,他们控制着那里的经济命脉。
我们上面说华人控制着经济可没说政治和化,因为华人不是那里的统治者,是客居的外来人,只有统治者才能控制政治和化。
化似乎复杂一些,有华人存在肯定就有化影响,华人有经济实
力,那么化影响就很大。但是影响再大也不能成为主流,不能成为标准,因而就不能居于化的主导地位。
比如说现代的南洋地区诸国,除了新加坡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以华人化为主导,尽管华人的人数很多,经济实力最强,化影响力也不小,可终究不能居于统治地位。
刘璎作为现代人也不是什么都懂,南洋诸国的历史他只知道大概的皮毛,真实情况如何他就搞不清楚了。为了了解实际的情况他特意向廖凯询问,他说:“请问老大,吕宋国有国王吗?有王宫吗?王宫漂亮吗?”
刘璎的意思是想验证一下,吕宋岛上有没有国王?他实在搞不清现在吕宋岛的状况,甚至有没有国家都不好说。
廖凯被问得发愣,他说:“你问这个干嘛?”
他实在不明白这个小孩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这是小孩子应该操心的吗?
刘璎:“我想看看呀!我还没见过宫殿呀,那一定是很好看很好玩。”
刘璎这么说是需要让廖凯感觉他不过是小孩子的好奇心。唉!一个成年人,总要装嫩,用小孩子的口气说话,这也让刘璎很累。
廖凯教训的说道:“咱们又不是到吕宋去玩?咱们有正事,你他妈别贪玩!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大元朝的天下,那会有国王啊?我听说有酋长,可我也没见过。”
酋长就是部落首领,也可以理解为大家族的族长。
廖凯的回答达到了刘璎提问的目的,验证了他的模糊知识:吕宋岛上现在不存在国家的形态。
如果说原住民还处于原始状态而不需要国家的话,那么人数不少的华人带来的明已经足够先进了,他们为何不建立一个朝廷呢?只要有一个有野心的华人就可以建立王朝,执掌统治的权利。
这是怎么回事?
记得高晓松说过这个话题,他说的就是马尼拉,马尼拉是吕宋岛上的中心城市。他说这
个地方有很多华人,有几十万。可是马尼拉是无政府状态,没有朝廷和官府。他说后来来了百十个西班牙人,有几十个兵。初次到来的西班牙人人数很少。西班牙人一看这地方没人管,于是就建立了总督府,请西班牙国王任命了一个总督,然后就发告示收税。
是啊,政权的首要功能就是收税呀,没钱怎么治理国家?
当地华人看到收税的告示后是什么反应呢?他们奔走相告,好像什么喜事似的:这地界可算是有官府了!商人们一个个的都赶紧跑过去交税,也就是承认了总督的权威。
这情景奇怪不奇怪?谁也说不清道理,可这是历史的真实。
古代吕宋华人们的思维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站在古代看是有其道理的。
首先,他们认为中国的皇帝就是天下之主,外族人的小国王都是藩属国,都是臣服于皇帝的。这是标准的儒家思想。
其次他们没有国土的概念,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说吕宋岛也是中国皇帝的土地。不但吕宋,全世界都是“王土”。
这就是没有华人企图在吕宋称王的原因。在他们看来,除了皇帝册封之外,自己称王那就是造反了!是逆臣贼子!吃穿不愁,小日子过得挺美的,谁愿意冒险当反贼呢?
在福建称王称帝是造反,在吕宋称王同样是造反!这观念现代人看着很荒谬,可当时的人们就是这样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