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惹得徐美人面色微变,心中暗自慌乱,悄然瞥向徐壕。
徐壕与她对视,强自镇定,眼中却已浮现出一丝不安。
刘邦扫视众臣,神色依旧从容不迫:“姜嗣所言甚是,国家大事,理应审慎行事。如此方能保社稷安宁。”
话音未落,厅中风声轻拂,群臣纷纷低头称是。
然而,心中各有所思,暗潮汹涌而始无现端倪。
徐美人见状,知此行已难有所获,面上仍不失笑意,行礼退去。然而,她心中不甘,暗忖日后计策如何再围。
待其走远,刘邦微微眯眼,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他看向姜嗣,轻拍其肩:“这份密奏甚得我心,往日重托,幸未负我。”姜嗣眉如剑锋,眸光坚定:“杨柳渐青,时机已至,臣愿竭心协肋陛下,各部隐士乔装易容,以麻痹敌踪。”
徐美人心生忧虑,只得辞退。清晨,微光透过薄纱窗,引得屋内的尘埃在阳光中舞动。
姜嗣缓缓睁开双眼,昨夜的场景渐渐重现在脑海中。
议事厅内,刘邦对徐壕一党所展露的狠决与坚定,令他的心情随风浮动。
他坐起身来,想着刘邦的信任,那种信任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强烈的责任感下涌上心头。
简单梳洗过后,姜嗣推开房门,迎面而来的晨风让他稍稍清醒。
今天,注定是个关键的日子。他努力摒弃一切杂念,迈步向刘邦所在的议事堂走去。
大堂内,刘邦已在高座,他一边同侍从交代事务,一边时不时将目光投向屋外,似乎在等待什么。
突然看到姜嗣身影出现,刘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姜公子,歇息得如何?”他语气轻松,却不乏一丝关切。姜嗣微微施礼,恭敬地答道:“多谢陛下挂念惮。刘邦同姜嗣促膝而谈,商议如何应对宫中变局,并提议利用张绍引蛇出洞。
姜嗣眼中闪烁着灵光,赞许刘邦的远见卓识。
刘邦随即表示,尽管当前局势复杂,然怀才亦不畏险,只需谨慎行事定能转危为安。
姜嗣感受到刘邦的信任,更加坚定辅佐他的决心。
在这一刻,姜嗣明白,最终目标乃是匡扶刘邦,粉碎所有阴谋,助蜀汉重振威名。
徐美人微微舒了口气,看得出她有些紧张。但她依然保持了从容的神态,环视了一圈,这才开口:“将军的勇气与忠诚,我自然是信的。只是最近日子不太平,不少人心有疑虑。”
姜嗣暗暗心惊,略微掩饰了下自己的情绪,他稍稍侧身,让自己的声音落得沉稳:“徐美人,我自当尽心竭力。只是,如今国势如此,还望您多加指点,这样我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徐美人微微颔首,然而眼中流露的复杂情绪却并未逃过姜嗣的眼睛。
“姜将军过谦了,你所想所虑皆在未知之境,待到那个关头,你自谈,却也是探讨国事。怎敢称之为小事?”
他语气中充满了正气,显然不打算避开实质性的问题。
刘邦点点头,微微示意:“既是国事,那便是不可轻待。”
随后,他随意地抬起手,骨节分明的手指敲击着桌面,那节奏仿佛是在思索,又似给徐美人施加无形压力。
“徐美人所提之事,倒让我心中一动。”
刘邦话语沉静,即使他不曾抬眼,仍有一种无形的威压。
“不过正如国中有志之士多矣,如何选择其一独重,不是件易事。”徐美人微微变色,没想到刘邦如此直白地点出她话中的玄机。
待她要开口辩解时,刘邦已先一步接着说道:“姜将军忠心不改,所立也是社稷之心。至于徐美人,国祚延续实为妾身大义,怎会少您这份心意?”
这一说,仿佛过渡到了另一个话题,彷佛一层无形的遮幕被警惕态度。
就在这时,众人惊讶地发现新来的姜嗣出现在殿前。
姜嗣向刘邦问好,表现出一种坚定服务主上的态度,使大臣们颇感意外。
刘邦对姜嗣的支持态度愈加明确,令一旁的徐壕和徐美人心生不安,仿佛看到潜在的危机不断逼近。
朝堂中的暗流愈加深沉,各派势力竞相博弈,蜀汉大业悬于一线。
然而,刘邦心知,正是这些紧张的时刻,最能体现出他改革和巩固权力的决心。
“你这密奏说得好,不愧是姜维之子啊。”
刘邦再度回首,眼神中藏不住的欣赏。他轻拍姜嗣的肩膀,似乎是无意间,却透出一种深沉的信任。
姜嗣持重地低下了头:“陛下过奖,皆为社稷,臣所努力自是理应。”
刘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那笑不是单纯的满意,而是一种成竹在胸的自信。
忽而,刘邦眉目一转,看向渐行渐远的徐美人,淡淡甩下一句:“江山永在,可与信者共享。”
这一句话,听者意有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