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嗣认为,在当前动荡的局势下,一味消灭徐壕与张绍等势力可能激化矛盾,以致蜀汉内部的稳定受损。
因此,姜嗣提议,应该先假意顺从他们的一部分要求,以便安抚反对者的情绪。
同时,将争议点引入另外的军事行动之中,如指责河西的叛乱以转移视线,逐步削弱其影响。
刘邦赞同姜嗣的策略,并决定委派他全权负责具体的执行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姜嗣不仅要打压徐壕和张绍的势力,还要通过策略来为法治和国家意志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在结束了这次对话后,刘邦感到振奋,他相信在姜嗣的协助下,蜀汉能够战胜当前的困境,继续迈向他梦想中的盛世。
窗外仍是细风轻抚竹叶的声响,房里的两人却充满斗志,准备将下一步计划付诸行动。
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两人间凝重的氛围。
刘邦眉头微皱,目光投向门口。
姜嗣快速起身,轻轻开门,一个低着头的侍女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神情间有些忐忑。
“陛下,徐美人求见。”侍女的声音很轻,似乎生怕打扰到这庙堂重地的决策者。
刘邦微微一笑,心中了然。他挥手示意侍女退下,然后看向姜嗣,眼神中有几分无奈。
“这徐美人,我是时候见见她,看看她到底有何打算。”
姜嗣微微点头:“陛下多加小心,徐美人心思深沉,不可不防。”
“无妨,”刘邦语气平和,随即起身大步走向内殿,“我倒是想看看,她究竟有什么好手段。”
不多时,一个身着华丽衣裳的女子款款而来,正是徐美人。
她眉目如画,眼含秋水,见到刘邦,谦和一笑,“陛下近来可好?”刘邦微微一笑,漫不经心地答道:“托你们的福,一切安好。”
徐美人福身行礼,接着巧言说道:“陛下日理万机,臣妾深感忧虑,特来为陛下分忧。”
刘邦淡淡一笑,示意她坐下,端起精美的茶杯,轻啜一口,“哦,说说看,徐美人有何高见?”
徐美人眼波流转,卖弄风情地说:“陛下,臣妾以为如今外敌虎视眈眈,与其内斗,不如集中力量,求得一安稳之策。”
“你的意思是?”刘邦语气中带着探询,眼中却无一丝波澜。
徐美人柔声道:“陛下,臣妾斗胆建议,不妨听听哥哥和张大人的提议,也许他们能为陛下解解难。”
这番话让刘邦心中更添几分警惕,脸上却毫无异样,只是淡然回应:“有劳爱妃挂心,我会慎重考虑。”
徐美人见此,暗自捏了一把汗,眼前这位陛下即便温和如常,却让她无法看透。
告辞后,刘邦看着徐美人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心中对徐壕和张绍及其余党更加戒备,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重新回到房,刘邦见姜嗣仍在等候,宽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姜嗣,这些人决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有更艰难的路要走。”
姜嗣坚定地说:“陛下放心,定不辱使命。”窗外的竹影摇曳,正如刘邦心中那未竟的宏图。无论前路如何,他与姜嗣将携手并肩,只待时机成熟,便会一举打破眼前的迷雾。
姜嗣微微一笑,感慨蜀汉的未来前景。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新的谋划,而这时贴身侍卫的报告仿佛预示着外界局势的新变化。
姜嗣想着刘邦的宏图大志,愈发坚定了心中利用法治与改革振兴蜀汉的决心。就在他陷入沉思时,门外传来了几声叩门声。
刘邦转头,看到窗外风中飘动的竹叶,心头一紧,随即向侍卫示意查明来人。
来报的是张嬷嬷的侍从。
刘邦顿悟,徐美人或许正试图通过这次突如其来的探望来影响内廷局势。
姜嗣觉察到刘邦表情的变化,轻声建议让张嬷嬷进来,并保证已有应对之策。
张嬷嬷进入屋内,见姜嗣尚未退下,未免心生不耐。
然而,在她开口前,姜嗣已然起身行礼,以礼貌和温顺掩饰内心的计谋。
而在这暗流涌动中,刘邦心中明白,蜀汉的复兴不能仅依靠明面上的权力斗争,更在于这般暗中博弈的胜负。
夜幕渐渐降临,整个蜀汉的都城开始被昏黄的灯火点亮。
离宫外侧的小院中,刘邦和姜嗣正在继续他们的秘密会谈。
星空下,刘邦的脸在灯火摇曳中显得格外坚定,他面带微笑,对姜嗣说道:“你所提之计,确实有助于改变现今的局势,真正需要做的是让那些墨守成规之人再无妄动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