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该由我刘邦来掌控。”他自语,眼神如炬,手握成拳。
于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宏大变革在蜀汉的腹地,悄然酝酿。
姜嗣回到军营后,立刻召集御史大夫商议局势。
夜幕降临,营帐内的烛火微弱而坚定地闪烁着,映照出帐内众人凝重的脸庞。
“诸位,今日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存侥幸。”
姜嗣神情肃穆,缓缓开口,“敌军在短短半个月内攻陷数城,声势不可小觑。如今,徐壕等人的阴谋更是让我们步履维艰。”
御史大夫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姜将军,此时极需讨回我军失地,然敌势汹汹,似有未卜的变数。”
姜嗣沉重地点了点头:“我们已向主公呈递告急奏章,需尽快稳住军心士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此时,张绍走进帐中,脸上满是焦虑:“能否有凉州援军的确切消息?若再无助力,恐怕难以支持至长远。”
姜嗣语气坚定:“凉州的援军已攻下千阳郡,暂时牵制住了韩青的势力。然而,目前双方只是僵持,未有胜负。”
不料,一旁的武将林腾面色冷峻,疑惑道:“凉州刺史恐怕不过是在观望。若局势不利,担心他只会坐视不理,甚至有自立为王的念头。”
帐内顿时有些骚动,众人脸上难掩忧虑,姜嗣心头一沉,将林腾的看法记在心中。
他知道此番情势逼人,一刻也不能松懈。
几日后,在朝堂之上,刘邦端坐正中,听闻凉州的消息,面露愠色。
“林腾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他冷静地说道。张绍再次上前,问道:“主公,可有肃清内奸的良策?”
刘邦思索片刻,眼神凛然:“当前最紧要的便是稳固京城,杜绝内奸作乱,能否成功将直接影响战局。在此之前,我们绝不能自乱阵脚。”
姜嗣上前拱手道:“主公,臣愿以身为饵,引徐壕现形,击溃其势,稳固我等后方。”
刘邦点了点头,目光如炬:“好,姜嗣,你是我信任之将,切莫辜负此托。”
整个朝堂沉默片刻,随后心照不宣地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正因如此,才激励着众人不畏惧困境,执剑强势而上。
在这动荡的时局中,刘邦的决断力和姜嗣的忠诚将会成为逆转历史的关键,蜀汉的未来命运悬而未决,却充满了无限希望。
在沉默的朝堂上,几个有心人目光小心地扫过站在中央的姜嗣。
他那挺直的背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决心,与此同时,徐壕却也是依旧面带微笑地站在一侧,保持着一种过于恭敬的态度。
“姜将军。”徐壕突然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些许揶揄,“没想到将军竟肯亲身涉险,不知刘主公是否真的信任你?”
周围的空气陡然紧绷,数道目光聚焦在徐壕的身上。
刘邦坐于高位,面色如常,只是眼神中有些锐利穿透的意味。
他缓缓开口:“姜嗣忠勇之心,本公自是信得过。倒是徐大人,此番露面便令人分外惊诧。”
言语中藏刀,却是未触面笑意。徐壕微微低头,表情在一瞬间凝滞,随即恢复常态。
“主公言重了,臣只是听闻今日朝会,特来表达效忠之意。”这番言辞更像是敷衍,诸臣各自心思浮动。
姜嗣暗自提高警惕,拳头微微握紧。他心中明白,这样的表面交锋之下,暗流汹涌。
不过,事已至此,已无回头路。
“倒是徐大人如此有心,庙堂上下,却该向大人多多学习。”张绍阴阳怪气地插话,目光在刘邦与徐壕之间游移不定。
刘邦一笑,扭头看向姜嗣,语气坚定:“姜嗣,你放心去做,你以身试险的忠勇,本公铭记于心。”
一旁群臣,心中各有算计。
他们明白,刘邦这番话既是对姜嗣的信任,也是无形中对徐壕一派的警告。
徐壕则面色一沉,意识到刘邦对他的试探没有轻信。
此时,刘邦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
“我等应同心协力,肃清内外奸细。待前方战局扭转,定能将蜀汉引至更盛的境地。”
他的声音如钟响彻整个大殿,填满了每一个角落。
姜嗣挺直了背脊,心中起熊熊斗志。
他深知危机四伏,然而,正因如此,方才显得意义非凡。
随着朝会结束,众臣陆续离开。
姜嗣倒吸一口气,立刻朝刘邦行了一礼,转身坚定地走出殿门,身后目光送行,期待与信任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