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抖擞精神,带着楚军和联军,渡过黄河杀奔巨鹿而去。
……
王离、苏角、涉间三人带20万兵马包围了巨鹿。
攻了一个多月愣是攻不下来,只好围困巨鹿。
此时章邯带着20万军队驻扎在了棘原(今平乡西南)。
章邯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护王离军队的侧翼,一方面为王离军队提供军粮。
打仗粮草先行,王离军队每天耗费巨大,从哪儿来?
还不都是章邯提供的?
巨鹿之战打了一年,真正交手只有两个月。
既然不能速战速决,粮食供应是关键。
为此章邯还派了一支人马,通过修筑土墙形成封闭的通道方便运粮。
这样一来,供应王离攻城大军的粮食就解决了。
但是巨鹿城赵王军队的粮食撑不了多长时间。
如果项羽的部队不能尽快解围,赵王不被打死也得饿死。
不能再拖延了,项羽带领楚军对王离来了一个反包围。
这时候的情况是,项羽军队有5万,诸侯联军有10万,总共15万义军,要对付0万秦军。
双方的兵力相差一半还要多,诸侯联军心里没底,谁都不敢进攻,于是形成了“围而不打”的局面。
巨鹿城头上的张耳看得清清楚楚。暗道不好,诸侯王们出工不出力。
这时在常山招募士兵的陈馀,听到赵王被围在巨鹿的消息,带着5000人马赶了过来,加入到了诸侯联军行列。
张耳派人给陈馀送信,让他带兵攻打王离,起个带头作用。
陈馀直接回信拒绝,说让去打王离无异于“以卵击石”,去也是送死。
还是留下我,以后为你和赵王报仇吧!
张耳再次去信斥责陈馀贪生怕死,说了一些不忠不义的话。
逼不得已,陈馀让5000人马去打王离,结果全军覆没。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如果再拖下去,一旦巨鹿城内缺粮,里应外合的时机就错过了。
时间不等人,项羽果断命令蒲将军和英布,带5000人马,去摧毁章邯修建的运粮甬道。
蒲将军和英布不负重托,成功摧毁了秦军运粮通道,王离的大军面临着断粮局面。
“一日无粮心中慌”,王离马上写了一封信,派手下飞马去通知章邯发兵包围项羽军队。
如果章邯按计划发兵,到时候王离从里往外打,章邯从外往里打,这样就能把项羽部队夹击而死。
人算不如天算,王离的求救信如石沉大海,章邯没有发兵来救。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封信落到了章邯的弟弟章平手上。
章平担心哥哥伤病还没好利索,怕哥哥着急旧病复发,没把求救信交给哥哥。
也就在这空档,项羽抓住有利时机,率领楚军渡过漳河来到了巨鹿城下。
项羽的意思是,诸侯联军,你们不是不敢进攻秦军吗?
我让你们看看,离开你们,我项羽一样能解巨鹿之围。
在攻击王离军队之前,项羽下令士兵们只带三天的口粮。
言外之意就是,三天拿不下王离军队,那就是死路一条。
渡过漳河以后,项羽下令,把所有的船全部凿沉,表示这一战没有退路可言。
要么大家喝庆功酒,要么让别人吃大餐。
此后就出现了“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这两个成语。
不得不说项羽这一招激起了士兵们“向死而生”的求生欲望,个个奋勇,人人争先。
虽然王离所率领的“北地军”是秦军中的铁军,但是在不要命的楚军面前落了下风。
在一天时间内,项羽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向王离发起了9次进攻。
换来的结果是,秦军一败涂地,主将王离被俘,副将苏角被杀。
涉间走投无路,举火点大营,与士兵一起自焚而死。
章邯得到消息,救援已来不及,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带着20万人马落荒而逃。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之战。
收拾完战场,那些诸侯王们战战兢兢跪在项羽面前,不敢仰视项羽,吓得一个个后脊梁冒冷汗。
巨鹿之战是项羽扬名立万的一战,此后再无人超过他的“以少胜多”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