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有前车之鉴,上次泾原兵变,五千泾原兵调去平叛,过境长安,京兆尹王翔提供的饭食太粗糙,士卒背井离乡本来心里就不痛快,又累又冷还啃粗饼子,就开始闹事,结果朝廷拖拖拉拉处理失当,兵变爆发一发不可收拾。过后反思,如果在出事之初立刻派得力大臣去安抚,就没后边的那些事了。
郭旭不愧安西名将,一听到兵变发生,马上就带人赶了过去,若处理得当,这场兵变没准真能化为无形。
有大臣出班道:“陛下,郭将军只带了三十余人,恐不足以平乱,宜速派兵马接应”。
“不可!”,烦了道:“不能派兵马去!”。
“为何?”。
烦了答道:“武扬寨在城东四十里,等兵马集结赶到至少要大半天,若安抚不成,去也无用,若安抚已成,武扬寨兵卒见朝廷兵至,必定惶恐,要再生波澜”。
裴度点头道:“此言有理!”。
兵马调动需要时间,若郭旭没安抚住乱兵早被砍死了,若已经安抚好了,兵马赶去会适得其反。
李绛道:“舍人乃宿将,以舍人之见该如何应对?”。
众人忽然反应过来,咱们都没带过兵,包括吐突承璀,顶着个神策军中尉,其实也没真正带过底层士卒,只有这个家伙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军中宿将,他懂啊。
烦了道:“陛下,此时应派中官带旨意去武扬寨,一为郭旭定下名分,二为查看实情”。
众人恍然,郭旭他们赶去都没个名目,士卒不信怎么办?要赶紧给他送圣旨过去,顺便看看那边到底什么情况了。
“速速传旨,授郭旭观察安抚使,处置武扬寨兵事”。
传旨黄门快马出城,众人稍稍松了一口气,正忐忑等待,“陛下!”,陈志举着一份奏折跑了进来,“郭将军奏!武扬寨安稳!”。
老李一愣,圣旨还没送到就安稳了?
接过奏看了下传给宰相,众宰相依次看完,面面相觑,“没事了……”。
武扬寨兵马使和监军宦官勾结,长期克扣士卒粮饷,分赃不均导致火并,被欺压的士卒激愤之下也跟着作乱,昨晚一场乱杀,军官基本死光,郭旭赶到武扬寨安抚住士卒,如今都老老实实待在营里,等候朝廷发落。
众人齐齐松一口气,平安无事了!再看向吐突承璀,眼神都有些复杂。
神策军里那些烂事大伙都知道,如今终于炸了一个,虽然安抚及时没出大事,吐突大监得给个说法吧。这里有个微妙的关系,神策军是听命于皇帝的禁军,相当于老李私兵,朝廷根本插不上手,这回出了事,都有点看热闹的心态。
“奴婢一定查明真相!给陛下一个交代”,吐突大监拼命拍着胸脯表忠心。
老李脸上也不好看,吐突承璀是他的奴婢,出了事终究不光彩,可这奴才向来听话,也不好过于责备。
“你做的好事!罚俸一年!”。
吐突大监伏地认罚,众大臣也明白皇帝在和稀泥,可也没有太多办法,眼下还是要以淮西战事为重,不能在朝中折腾。
事情基本完结,刚要各忙各的,老武却道:“再等等吧,等传旨中官回报详情”。
老李欣慰点头,还得是老臣稳妥,得真的没事才能完全放心。
“郭爱卿此次立下功劳,众卿不妨议一议如何封赏”。
不管怎样,这回旭子都立下大功,封赏是肯定了,众大佬闲着没事便商量给他升什么官合适。
刚商量出一些眉目,传旨中官快马回来了,“武扬寨兵马使与监军克扣士卒粮饷属实,已皆丧命于乱军之中,郭将军去安抚,士卒讨要名目,郭将军举安西军旗命令,寨内士卒畏惧朝廷惩处,愿归安西麾下……”。
大殿上鸦雀无声,郭旭去安抚,士卒问你是干嘛的,郭旭没有圣旨,只能打出安西兵的旗号命令他们老实听话,结果士兵们怕被追究作乱的事,纷纷要求归属安西兵,郭旭无奈只能暂时答应。传旨宦官一去,群情激奋,郭旭都没敢接旨,中官赶紧回来请示。
一场哗变结束,死了不少军官,士卒怕被追究责任很合理,郭旭为安抚士卒只能先答应着,如今营里人心浮动,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善后?
烦了的所有准备就是为了这一刻,但他也不能开口,只是缩着等结果。
吐突承璀此刻已经完全明白了烦了的谋划,可神策军出了这么大的丑闻,他根本没法开口争,也只能低头等结果。
朝中大臣则是看热闹的多,本来神策军就是皇帝私兵,是吐突承璀地盘,如今安西兵突然跳出来咬下一块肉……
老李则有些迷茫,吐突承璀掌管神策军,他听话倒是听话,可也明显不是带兵的料,神策军都烂透了。
最近听了不少安西兵的故事,对那些忠贞将士很是向往,现在突然……
裴度出班道:“陛下,为免再生波澜,不如将错就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