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陵淹没在口中的话没有吐出来,无人知晓她口中可惜二字的深意。
宗室中人的罪行,早被户部尚那些残党收集的齐全无比,人证物证俱全,不用费多少的力,宗室人堆垒而起的血案,判决刑罚在帝王的朱砂御笔下,传到百官手中,从那巍峨红墙中流向了外面的人群。
谢昭毫不徇私,全部依律处置,情节过于严重者,皆处以极刑示众,查抄的财产一部分用于补偿苦主,剩下的充入国,还未捂热,就又被分给到其余五部。
整个判决处罚过程中,谢昭公正无私到让百官心中冷得发毛。
人有私情,虽说宗室中人,与他关系浅薄,但都留着同样的血脉,即便要拉拢民心,巩固皇权,挑一两个以正典型,便已经足够,何需要做到一个都不放过。
“唉,都是朕的亲人,血脉同源,朕原也不想如此绝情,实在是诸位宗室太过了,等明年诸位祭日,朕念在血脉同源的份上,会好好给叔伯堂兄弟们,多烧些祭品的。”
新帝坐在御案后,垂泪感叹,言语似乎对自己清洗宗室的行为都是无奈之举。
谢昭年纪轻轻,相貌出众,他哭起来,泪盈于睫,声音哽咽,好不可怜无辜。
他越是这样的作态,底下听候差遣的官员,就越心惊胆寒,脑袋垂得更低,愈发恭敬谨慎。
前有太上皇惨死,被新君三言两语未葬入帝陵,如今又有宗室一网大清洗。
这其中新君表露出来的无情心狠,已经超出了官员们的承受能力。
亲近之人因于他无益有害,便被他如摘花碾叶般除掉,何况他们这些外人,只不过是皇帝用来稳固天下的棋子,将来若是出错,岂不是死得更快。
谢昭将官员们的微末变化看在眼中,他有些满意。
杀一只鸡,也只不过紧两日的皮,多杀几只,让人意识到他的无情,才能让某些心思多的人,更加畏惧而藏好那些碍眼的心思,不会再与他事事争执不休。
谢昭也知道,不能逼得太紧,有错就罚,有功便赏。
他毫不吝啬,将参与此案的有功人员全都赏银千两,绫罗绸缎各五十匹。
其中能力出色者,加升一级,特赐御笔。
一路上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将赏送过去,传旨太监当着围观的百姓,将谢昭的圣旨宣读,又用逗趣的话再将绉绉的圣旨内容,夸得所有围观群众都明白了谢昭的意思。
官员们前脚还在恐惧新君过于无情,现在又被他这一招给弄得热血沸腾,恨不得再办两件大案!
新君的心肠是冷了些,硬了些,但人家也不是那刻薄的人,只要老实做好分内之事,在朝中还是很安全的。
嗯,比太上皇时不时发癫,当朝砍杀御史要好太多了!
这一对比,官员们对谢昭更满意了。
百姓们自然也不瞎,谢昭毫不留情惩处了宗室那群害马,他们感激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他无情冷酷。
一直到九月临近重阳,京中百姓对谢昭的热议才渐渐淡了些。
“陛下,出使北蚩的大人回来了。”
谢昭看完手中那本对他尽是奉承夸赞之言的奏折,忍不住捏了捏酸胀的眉心,将其放到一边。
“让他进来吧。”
谢昭拿起一旁新上不久的温茶喝了好几口,才觉得人精神了点。
“臣拜见陛下。”
才三十岁出头的礼部官员伏地叩首。
谢昭让小喜子将人扶起来,“刘大人此番出使北蚩,辛苦了,坐下歇歇吧。”
“谢陛下隆恩。”说着,刘大人又要行礼,谢昭及时抬手止住了他的动作。
宫人端茶上来,谢昭示意他先喝了水再说。
几口热茶下肚,喉咙舒缓了些,刘大人将袖中的密信抽出来,递给小喜子,由他上呈谢昭。
“臣此番出使北蚩,北蚩国君阅览完陛下圣言,感念不已,当场落泪,还与臣言,阿兰陵公主能有助陛下,是她与北蚩的福气,让陛下不必如此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