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邓风羽离开美利坚前往戛纳的时候,乐团里面的师兄师姐们早就已经练得七七八八了。
而且这次由于有五首曲谱,尤其是《the st hrnile》(最后的编年史)和《vitr【1】
也引起了学院内绝大部分老师和教授们的兴趣,但凡听过《vitr的都会戏称为它为世纪末的史诗级战歌。
这种模式的编排和演奏在前面基本没有。
而且他还改编了《山鹰之歌》,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茱莉亚学院的牛哔,这学院虽然主打的是各种古典音乐,但是里面无论是学习的学生还是教授课程的老师教授人手最少都会种乐器。
他们也没有固步自封,对各种新时代的音乐流派都有研究,只要你愿意学习,在学院里面都能找到相应的老师。
乐器自然包括在内,连排箫这类比较冷门的演奏者都能找到。
这就让邓风羽的动作轻松了很多,他只需要专注琵琶的练习和合奏就行。
而且这五首不同风格的曲子其中四首都不需要邓风羽演奏和指挥。
那些教授和老师对他创作的每一首曲子都爱不释手,听到邓风羽请假的时候都是秒批准的状态,巴不得邓风羽晚点回来。
这也是之前邓风羽能在戛纳待了两个星期十四天却没有人催他回来的原因。
他们之前就已经抢着上来当指挥,为此还差点引发了一场“决斗”。
最后还是约瑟夫·波利希强势镇压,利用院长的职位拿下了《the st hrnile》(最后的编年史)的指挥权。
剩下的就按照这些教授的喜好划分,凭运气抽签成为指导。
由于竞争太过激烈,级别低一些的老师全都被排除在外,剥夺了抽签权。
而且学院里所有有空的学生基本都加入到了这五首曲子的演奏之中。
邓风羽回到学院看到的,听到的已经是相对完美的作品。
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最终的效果,以及看看是不是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
因为教授们除了增加演奏人员的数量之外,并没有擅自去更改邓风羽的作品。
这是对作曲人的尊重,而且音乐这种东西,其实是说不准的,每一个不和谐音或许就有什么不同的含义之类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学生的作品,他们会协助他们练习,会指导,但是就是不会直接去更改。
每一首曲子演奏结束后,教授们都会邓风羽和演奏学生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讨论演奏时觉得别扭或者是不和谐的地方。
邓风羽也会根据他们的提醒,需要做出决定。
决定是否要修改,是否要调整。
音乐这东西就是这样,不断调整中完美。
并不是在它完成的时候就已经属于完美状态。
说不定过了几年回过头再看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以前写的曲子要么稚嫩,要么有很多漏洞,甚至能看到许多不和谐的地方。
用大夏一句老话说就:当局者迷。当你跳开来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
有写作或者是绘画经验的人估计很能体会这种感觉。
邓风羽:“波利希教授,我暂时没有发现不和谐的地方,您看哪里有问题?”
约瑟夫·波利希笑着摇头:“我暂时也没有发现。”
邓风羽对自己的作品一直很有信心,但终究没有一个准信,现在得到最终的答案顿时就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