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乡亲价,下河村村长做主,和秦瑶下了订单,并预付给她五两定金。
双方简单签了一份协议,太阳就西斜了。
王禹热心的要赶牛车送秦瑶等人回去,秦瑶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婉言拒绝。
主要是回去的路上她和刘木匠有事情要商量,外人不便听。
王禹便只好送她们到村口,再三叮嘱:“秦娘子,磨房的图纸你画好后,一定要记得马上叫人送过来啊!”
“放心,画完我就亲自送过来。”一些细节问题还是要她自己和工匠沟通后才放心。
他很害怕下河村里的人要是知道真实成本,会打他。
河岸边分别时,刘木匠真心实意的冲秦瑶抱了抱拳,这才喜滋滋的回家去。
这相当于他们一人出了四两五的本钱,余下的六两银子才是赚的。
秦瑶温柔的目光扫过院里那四个凑在一起的小脑袋,随即犀利的目光转向身前吃完了饭,还躺在竹椅上瞌睡的刘季身上。
她问得并不大声,但她语气只要变沉,刘季就能瞬间感觉到一股寒意。
秦瑶眉头立马皱起,“这都一个星期了,才抄三本?”
因为知道秦瑶接了下河村的活,全家人都很开心,用餐气氛十分愉快。
秦瑶嗯一声,质问他刚刚死哪儿去了。
两人平分到手里,一人三两。
“咱们要价十五两,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因为没有圆珠笔这种极细的笔,最小的毛笔刘季写起来字也很大颗,所以抄下来的三本,每一本都是放大版。
有活就有钱赚,小孩子也懂。
这话不假,不过他去顺子家的目的不是为这一串茄子,而是把人耳朵揪了一起来,大骂他背叛了自己。
“还有我这边,石磨哪里是那么好磨的,换成别人,十个汉子一起找料再敲打成磨盘,最后还要从刘家村运到下河村去。”
“一人一天三十,半个月就是四两五钱银子!”
“抄了几本?”
再加上原本上丁老爷的学习笔记,这么算来,倒不算偷懒。
“秦娘子,我真是服了你了!”
刘季暗道要坏,也不敢忤逆,毕竟命要紧,麻溜奔到自己卧房,把抄了的三本拿过来。
刘季拎着茄子走进去,心情很好的摸摸两个儿子的小脑袋,接手了做菜的活儿。
秦瑶在院里洗了把脸,四个孩子跟着她来到堂屋,大郎问:
“阿姨,下河村的水磨答应给你做了吗?”
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秦瑶笑着点点头,四个孩子开心的叫出声,“太好啦!”
“抄了三本.吧?”糟糕,他忘记到底抄到哪儿了!
秦瑶问:“哥哥呢?”
三郎去把院子里的鸡赶进鸡笼里,领着四娘洗干净小手手,一家六口围坐在堂屋用晚饭。
把还给忐忑的刘季,勉强过关。
秦瑶说得很对,但刘木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她给他算了一笔账,“木料要钱吧,这么些木料,还要用好的,四两银子就花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